• dān
  • shí
  • zhī
  • chǔ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ān shí zhī chǔ

成语解释:犹言少量的财富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家产不过十金,乏无儋石之储,晏如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储粮很少

繁体字形:儋石之儲

英文翻译:Danshizhichu

儋石之储的意思

儋:[dān]〔儋县〕地名,在中国海南省。[dàn]古同“”,负荷。

石:[shí]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石。石灰石。石碑。石板。石器。见〖岩石〗。2.指石刻:金石。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药石。4.姓。[dàn]容量单位,10斗等于1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、万石”等。)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储:1.储藏;存放:储蓄。储金。储粮备荒。2.已经确定为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:立储。王储。储君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儋石之储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出自《左传》,字面意思是“一儋一石的储备”,用来形容存粮极少、勉强维持生活的状态。比如古代农民在青黄不接时,可能只剩几筐粮食,这时候就会自嘲“家中唯有儋石之储”。

有人问:为什么要用这么冷门的成语?其实这正是汉语的巧妙之处——它用具体的容器(儋和石都是古代计量单位)比喻生存的底线。比如《史记》里记载的颜回“箪食瓢饮”的故事,就和这个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在说物质匮乏但精神富足的状态。

现代生活中,这个成语依然鲜活。比如刚毕业的年轻人付完房租后,银行卡余额常被称为“儋石之储”;创业者前期投入阶段,也常用“公司现在真是儋石之储”来调侃资金紧张。有趣的是,这种“紧巴巴”的状态反而能激发创造力,就像沙漠植物在缺水时反而长得更坚韧。

我注意到一个现象:越是物资丰富的时代,人们越容易忽视储备的重要性。其实“儋石之储”教会我们未雨绸缪的智慧。就像手机电量低于20%会提醒充电,生活中也需要给自己留足应急储备,哪怕只是每月存下收入的10%,关键时刻可能就是救命稻草。

有人担心“存这么少有意义吗”?看看种子的力量就知道了。一粒稻谷埋进土里能长出稻穗,微小的储备经过时间积累会产生复利效应。与其纠结储备多少,不如先养成储备的习惯。就像老话说的“家有斗粮,心里不慌”,这种安全感本身就有价值。

下次看到账户余额时,不妨换个角度思考:这或许正是“儋石之储”带来的启示——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找平衡点。毕竟生活的艺术,不在于拥有多少,而在于如何用好现有的储备,种下属于明天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