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iù
  • qi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iù yǐ qiān lǐ

成语解释: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

成语出处:鲁迅《华盖集 十四年的“读经”》:“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,真是‘谬以千里’了!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

繁体字形:謬以千裏

英文翻译: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

谬以千里的意思

谬:1.错误的;荒唐的:谬论。2.差错: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
以:1.用;拿:以少胜多。晓之以理。赠以鲜花。2.依;按照:以次。以音序排列。3.因:何以知之?。不以人废言。4.表示目的:以广视听。以待时机。5.于;在(时间):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。6.跟“而”相同:城高以厚,地广以深。7.姓。8.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,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,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:以前。以上。三日以后。县级以上。长江以南。五千以内。二十岁以下。

千:1.数目。十个一百。2.比喻很多:千锤百炼。3.“秋千”的“千”。

里:[lǐ]1.(里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里儿。衣服里儿。这面是里儿,那面是面儿。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里屋。里圈。往里走。3.街坊:邻里。里弄。4.家乡:故里。乡里。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6.姓。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[li]1.里面;内部(跟“外”相对):手里。箱子里。话里有话。2.附在“这、那、哪”等字后边表示地点:这里。那里。头里。

成语评论

我们常常听到"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"这句话,但具体是什么意思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明用手机导航去新开的商场,输入地址时把"文兴路"错写成"文星路",结果开车绕了半小时才找到正确地点。这就是典型的小错误引发大麻烦,就像煮汤时多放了一勺盐,最后整锅汤都难以下咽。

有朋友可能会问:为什么小错误会像雪球越滚越大呢?其实很多事情的运行都像多米诺骨牌,第一个骨牌倒下后,后面的连锁反应就难以控制。比如财务人员把发票金额多写一个零,可能导致企业错误缴税;医生开药时写错剂量单位,可能让患者面临生命危险。

我观察到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: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,小失误的破坏力反而在增强。就像某次某品牌手机系统更新时,工程师误将小数点后移一位,导致全球数百万用户的话费被错误扣款。这种科技时代的蝴蝶效应,更凸显了谨慎行事的重要性。

不过也不必过分焦虑,关键是要建立"防错思维"。就像建筑师会在图纸上标注双重尺寸,厨师会在调味时用小勺试味。有位老木匠教我:"量三次,锯一次",这个朴素的道理,放在今天依然适用。当我们养成反复确认的习惯,就像给重要的事情系上了保险绳。

下次准备重要文件时,不妨试试"三步检查法":第一遍快速浏览格式,第二遍逐句核对内容,第三遍请同事帮忙复核。这个过程就像给手机贴钢化膜,虽然多花几分钟,却能避免屏幕碎裂的风险。毕竟,防微杜渐永远比亡羊补牢来得划算。

谬以千里的造句

  1. 造句 君子慎始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  2. 造句 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。读书不思考,等于吃饭而不消化。
  3. 造句 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
  4. 造句 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,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,绝不能粗心大意。
  5. 造句 我们在学习中,要认真细心,否则就会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  6. 造句 定点卫星的发射角计算需要绝对的精确度,否则就会谬以千里。
  7. 造句 工作中稍有疏忽,就会出现谬以千里的结果。
  8. 造句 用枪打靶,最能说明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这个道理了。
  9. 造句 人与人之间的分别不,大然而差之亳厘,则谬以千里,那小小的分别在于态度,最大的分别就是那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的。
  10. 造句 作科学研究要严肃,否则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