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è
  • shì
  • chuán
  • qi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è shì chuán qiān lǐ

成语解释:恶事:坏事,丑事。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

成语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自古道: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不到半月之间,街坊邻居,都知得了,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扬

繁体字形:惡事傳千裏

英文翻译:Bad things spread far and wide

恶事传千里的意思

恶:[è]恶劣;坏:恶习。恶意。[wù]讨厌;憎恨(跟“好”hào相对):好恶。深恶痛绝。[ě]1.[恶心](ě·xin)2.有要呕吐的感觉:胃里不舒服,一阵一阵地恶。3.厌恶;令人厌恶:这种丑事,让人恶。你别在这儿恶我了。4.揭人短处,使难堪:他太抠门儿,得找个机会恶恶他。[wū]1.同“乌2”。2.表示惊讶:恶,是何言也(啊,这是什么话)!
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
传:[chuán]1.由一方交给另一方;由上代交给下代:流传。由前向后传。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。2.传授:师传。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。3.传播:宣传。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。4.传导:传电。传热。5.表达:传神。传情。6.发出命令叫人来:传讯。把他传来。7.传染:这种病传人。8.姓。[zhuàn]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(多用于小说名称):《水浒传》。《吕梁英雄传》。

千:1.数目。十个一百。2.比喻很多:千锤百炼。3.“秋千”的“千”。

里:[lǐ]1.(里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里儿。衣服里儿。这面是里儿,那面是面儿。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里屋。里圈。往里走。3.街坊:邻里。里弄。4.家乡:故里。乡里。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6.姓。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[li]1.里面;内部(跟“外”相对):手里。箱子里。话里有话。2.附在“这、那、哪”等字后边表示地点:这里。那里。头里。

成语评论

嘿,你听说过“恶事传千里”这成语吗?说白了就是“坏事比好事传得快”,这现象可太真实了!比如老王家狗咬人的消息,第二天整条街都传成了“疯狗连咬三人”,可实际上人家狗子只是轻轻碰了下邻居裤腿。你品,你细品,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?

这时候有人要问了:“为啥坏事总像长了翅膀似的?”哎,这事儿说白了跟人性有关!大伙儿对负面消息天生敏感,就像闻到烧烤味会忍不住扭头看——倒不是喜欢油烟,纯粹是好奇心作祟,再加上“警惕危险”的本能反应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小明在公司打翻咖啡杯,半小时后全楼都在传“小明把老板的电脑浇短路了”。你瞧,这传播速度比5G还快!但反过来想,要是小明帮同事修好打印机,估计最多收获三句谢谢,这事儿压根出不了他们部门。

不过咱也别光吐槽,这事儿其实有门道!你看现在短视频平台,负面新闻的播放量动不动破百万,正面故事却要拼命做推广。这说明啥?大伙儿不是不爱正能量,而是需要更用心的传播方式。依我看呐,咱们既要理解“恶事传千里”的人性规律,也得主动当那个“好事扩音器”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舌头底下压死人,唾沫星子能淹城。既然知道坏事传得快,咱平时说话办事更得留个心眼。别忘了,你随手转发的八卦,可能就是别人眼里的“千里快马”啊!

恶事传千里的造句

  1. 造句 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出自:五代·荆南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,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。孙光宪 
  2. 造句 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小心啊!
  3. 造句 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,象这种事,还流传着上十种说法。
  4. 造句 俗话说,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
  5. 造句 这真是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
  6. 造句 墙有缝,壁有耳;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
  7. 造句 朱伯的联语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,不久也被领导知悉,只是反右斗争已经长淮望断、征尘暗亦膻腥,不好给朱伯滞后套顶毡帽。
  8. 造句 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,不到半月之间,街坊邻舍都晓的了,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。
  9. 造句 而只要有那么一两个糟糕的谣言,人们就会因为略根性而将原本那些好的谣言摒弃,下意识的相信那些糟糕的谣言,这就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。
  10. 造句 准提是善人,那和准提作对的白云就是大大的恶人了,其中中长舌男女大有人在,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,一时之间牛豪恶名传遍洪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