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uàn
  • rén
  • chuí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pò gǔ luàn rén chuí

成语解释: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。

成语出处:冯骥才《神鞭》:“好啊!破鼓乱人捶呀!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,就砸你的铺子!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口语

繁体字形:破皷亂人搥

英文翻译:Breaking drums and beating people

破鼓乱人捶的意思

破:1.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:手破了。纸戳破了。袜子破了一个洞。2.使损坏;使分裂;劈开:破釜沉舟。势如破竹。破开西瓜。3.整的换成零的: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。4.突破;破除(规定、习惯、思想等):破格。破例。破记录。5.打败(敌人);打下(据点):攻破城池。大破敌军。6.花费:破钞。破费。破工夫。7.使真相露出;揭穿:说破。一语道破。案子已经破了。8.受过损伤的;破烂的:破衣服。房子很破了。9.讥讽东西或人不好(含厌恶意):谁看那破戏!

鼓: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8.姓。

乱:1.没有秩序和条理:乱七八糟。2.武装骚扰:兵乱。叛乱。3.使混乱;使紊乱:捣乱。以假乱真。4.任意;随便:不许乱扔纸屑。
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
捶:用拳头或棒槌敲打:捶背。捶衣裳。

成语评论

破鼓乱人捶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破了的鼓谁都能随便敲两下”,用来比喻当一个人或事物失去原有地位或优势时,大家就会跟风指责甚至落井下石。比如职场中,某位同事因工作失误被降职,原本对他客客气气的同事突然开始公开挑刺,甚至翻出陈年旧账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破鼓乱人捶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大家总爱在别人低谷时“补刀”呢?其实这背后藏着群体心理的惯性。就像看到超市货架上的打折商品,即便本来不需要,人们也容易跟着抢购。当某个目标显得“弱势”时,跟风批评的成本变低,而“站队正确”的安全感却变高了。比如某明星陷入负面新闻后,社交平台会突然冒出大量“早就觉得他有问题”的评论,哪怕这些人上个月还在点赞他的作品。

不过这种现象并非全然负面。去年我们部门有个项目失败,团队负责人主动担责时,起初确实遭遇了不少质疑。但当他顶着压力重新制定方案,带着改进后的计划书找领导争取机会时,那些尖锐的批评声反而成了优化方案的“群众智慧”。这说明“破鼓”未必只能被捶——如果能将外界的压力转化为反思的契机,破鼓也能在修补后敲出更浑厚的声音。

观察生活中的“破鼓乱人捶”,我发现它更像面照妖镜:既照出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,也照见机会主义者的生存策略。但真正值得警惕的,不是那些跟风敲鼓的手,而是我们面对逆境时的心态。就像被暴雨打湿的雏菊,与其抱怨路人踩踏,不如把水分转化成绽放的能量——毕竟能决定鼓声最终韵律的,永远是持槌者自己的节奏。

下次再遇到类似场景时,或许可以多问自己两个问题:我此刻的批评是出于客观判断,还是环境暗示?如果换成我是那个“破鼓”,会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?答案未必能改变外界的声音,但至少能让我们的选择多一分清醒的温度。

破鼓乱人捶的造句

  1. 造句 墙倒众人推,破鼓乱人捶,所以我劝你最好不要大意。
  2. 造句 孔祥龙)墙倒众人推,破鼓乱人捶。
  3. 造句 什么叫落井下石,什么叫破墙乱人推破鼓乱人捶?看看火箭目前的情况就能明白了。
  4. 造句 这真应了那句话,墙倒众人推,破鼓乱人捶。
  5. 造句 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!破鼓乱人捶!人善被欺马善被人骑!TOP。
  6. 造句 雪风想了好久,也没想出能够一个可以彻底扭转局势的好办法,此时的思想软件根本就是‘墙倒众人推、破鼓乱人捶’,“奶奶的腿,头疼啊头疼!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