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ǎi fèi jiāng fān
成语解释:大海沸腾,江河翻滚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。
成语出处:明 无名氏《那吒三变》第四折:“怒时节海沸江翻,恼时节天昏地惨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海沸江飜
英文翻译:The sea is boiling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沸:沸腾:沸油。扬汤止沸。水沸后自动断电。沸天震地(形容声音极响)。
江:1.大河:长江。珠江。黑龙江。2.(Jiāng)指长江:江汉。江淮。江南。江左。3.姓。
翻:1.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;歪倒;反转:推翻。翻身。车翻了。人仰马翻。2.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:翻箱倒柜。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。3.推翻原来的:翻供。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。4.爬过;越过:翻墙而过。翻山越岭。5.(数量)成倍地增加:翻番。翻了几倍。6.翻译:把德文翻成中文。7.翻脸:闹翻了。把他惹翻了。
“海沸江翻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像在描述一场惊涛骇浪?比如台风天的海边,巨浪拍打礁石,江水倒灌农田,整个场面天翻地覆。这时候就能用上它了——“台风过境时,海沸江翻的景象让人心惊胆战。” 但它的用法可不止自然现象哦!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成语只能形容自然灾害吗?” 当然不是!比如历史上朝代更替时,社会动荡、矛盾激化,就能说“明末农民起义,天下海沸江翻,最终推翻了旧王朝”。这种比喻用法,把无形的社会变革“可视化”了。
现代生活中也能找到对应场景。比如互联网行业的激烈竞争,可以说“短视频平台大战期间,市场格局海沸江翻,新老玩家交替领跑”。这里既保留了原意的动荡感,又赋予了新时代的解读空间。
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妙的是画面感与抽象概念的结合。它像一扇任意门,既能打开真实的风暴场景,又能通向各种剧烈变化的领域。不过使用时要注意语境——毕竟“海沸江翻”程度较重,用来形容小打小闹的变动就夸张了。
再看个生活化的例子:“演唱会现场突然停电,观众席瞬间海沸江翻,安保人员花了半小时才控制住场面”。这里既保留了原成语的气势,又拓展到突发事件引发的混乱场景,说明它的应用边界其实很灵活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如果用它形容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,该怎么组织语句?试着在脑海里构建这样的画面,或许能发现这个成语更多元的表达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