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ǎi fèi hé fān
成语解释: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。同“海沸江翻”。
成语出处:清 洪昇《长生殿 合围》:“抵多少雷轰电转,可正是海沸河翻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海沸河飜
英文翻译:The sea is boiling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沸:沸腾:沸油。扬汤止沸。水沸后自动断电。沸天震地(形容声音极响)。
河:1.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:江河。河流。内河。运河。护城河。一条河。2.指银河系:河外星系。3.(Hé)特指黄河:河西。河套。4.姓。
翻:1.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;歪倒;反转:推翻。翻身。车翻了。人仰马翻。2.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:翻箱倒柜。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。3.推翻原来的:翻供。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。4.爬过;越过:翻墙而过。翻山越岭。5.(数量)成倍地增加:翻番。翻了几倍。6.翻译:把德文翻成中文。7.翻脸:闹翻了。把他惹翻了。
你听说过“海沸河翻”这个成语吗?它常被用来形容极度的混乱或动荡。比如有一次台风登陆,街道上的广告牌被吹得东倒西歪,雨水倒灌进地铁站,整个城市像被掀了个底朝天,那场面真叫个“海沸河翻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只能用来描述自然灾害吗?当然不是!比如公司突然宣布要裁员三分之一,办公室瞬间炸开了锅——有人摔文件,有人拍桌子,打印机卡纸的声音都淹没在吵闹中。这种失控的场景,用“海沸河翻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。
再比如家庭聚会时,五岁的双胞胎把面粉撒得满屋都是,狗追着猫从客厅窜到厨房,打翻的酱油在白色瓷砖上画出一道“泼墨山水”。这时候妈妈推门进来,眼前景象可不就是活生生的“海沸河翻”?
我发现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画面感。它不像“鸡飞狗跳”带着滑稽感,也不像“天翻地覆”那么夸张,更像是用沸腾的海水和翻滚的河流作比喻,把混乱状态具象化。就像去年社区水管爆裂时,喷涌的水柱把整条街变成了威尼斯水道,维修工人边堵漏边喊“这简直是海沸河翻啊”,在场的人都会心一笑。
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。有次朋友说“考试前复习得海沸河翻”,这就有点违和了——毕竟这个成语更适合描述外在环境的混乱,而不是内心的焦灼。语言就像调料,用对地方才能提味。
说到实际应用,我倒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理解这种成语。当看到股市大盘跳水、直播间突然涌入十万观众,或是跨年夜外滩的人潮涌动,你会瞬间明白什么叫“海沸河翻”。它像一面哈哈镜,把那些失控的瞬间照得既真实又略带幽默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元代杂剧中,当时用来形容战场厮杀。你看,语言就像条河,成语的含义也会随着时代奔流变化,但那些生动传神的表达,永远能让我们在描述生活时多几分妙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