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āng
  • fān
  • hǎi
  • jiǎ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āng fān hǎi jiǎo

成语解释:犹江翻海沸。

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二郎搜山图歌》:“江翻海搅走六丁,纷纷水怪无留踪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江飜海撹

英文翻译:Stir the sea

江翻海搅的意思

江:1.大河:长江。珠江。黑龙江。2.(Jiāng)指长江:江汉。江淮。江南。江左。3.姓。

翻:1.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;歪倒;反转:推翻。翻身。车翻了。人仰马翻。2.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:翻箱倒柜。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。3.推翻原来的:翻供。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。4.爬过;越过:翻墙而过。翻山越岭。5.(数量)成倍地增加:翻番。翻了几倍。6.翻译:把德文翻成中文。7.翻脸:闹翻了。把他惹翻了。
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
搅:1.搅拌:茶汤搅匀了。把粥搅一搅。2.扰乱;打扰:搅扰。胡搅。这宗生意让他搅黄了。

成语评论

江翻海搅”这个成语,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?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场面极度混乱或声势浩大,比如台风过境时的场景,或者一群人突然闹腾起来的场面。举个例子:公司年会抽奖环节突然停电,现场顿时江翻海搅,有人摸黑找手机照明,有人喊着要退票,主持人的麦克风里还传出刺耳的电流声。

这个成语为什么适合用在混乱场景? 仔细观察会发现,“江翻”对应水体剧烈翻腾,“海搅”强调搅动的持续性,组合起来就像亲眼看到巨浪拍岸、泥沙俱下的画面感。比如菜市场早高峰时,摊主的叫卖声、电动车的喇叭声、顾客的讨价还价声混作一团,用“江翻海搅”形容就特别传神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描述负面场景吗? 其实不然。去年参加马拉松时,我看到起点处上万参赛者同时热身,彩色运动服像浪花般起伏,无人机航拍的镜头里,整个广场就像被搅动的彩色海洋——这种充满生命力的壮观景象,用“江翻海搅”反而能传达出独特的动态美。
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大的魅力在于动静结合。既包含江河的流动性,又带着海洋的磅礴气势,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混乱实则充满生机的场景。比如科技展会上,VR体验区排起长龙,无人机在头顶盘旋,全息投影在墙面流动,这种科技与人文碰撞产生的奇妙混乱,用传统成语反而能碰撞出新意。

使用时要注意分寸感拿捏。形容小孩子在游乐场玩耍,说“玩得江翻海搅”透着可爱;但要是描述交通事故现场,这个词就显得不合时宜。建议搭配具体细节使用,比如“快递站双十一期间江翻海搅,包裹堆得比人还高,扫码枪的嘀嘀声就没停过”,既有画面感又不会产生歧义。

现代人说话越来越追求效率,很多生动形象的成语反而被淡忘了。像“江翻海搅”这种自带特效的词汇,其实特别适合用来给文字增色。下次写活动报道或描述热闹场景时,不妨试试用它替换“混乱”或“热闹”,说不定能让读者眼前一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