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óng zhuāng yàn fú
成语解释:见“浓妆艳裹”。
成语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5回:“众宫人都浓妆艳服,骑在马上,一簇绮罗,千行丝竹,从大内直排至西苑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女性
繁体字形:濃妝艷服
英文翻译:make up one 's face heavily and dress gaudily
浓:1.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;稠密(跟“淡”相对):浓墨。浓云。浓茶。浓眉。2.程度深:兴趣很浓。睡意正浓。3.姓。
妆:1.对容貌进行修饰;打扮:梳妆。2.女子身上的装饰;演员的装饰:红妆。卸妆。3.指陪嫁物品:送妆。
艳:1.色彩光泽鲜明好看:艳丽。娇艳。百花争艳。这布的花色太艳了,有没有素一点的?2.指关于爱情方面的;香艳:艳情。艳史。3.羡慕:艳羡。4.姓。
服:[fú]1.衣服;衣裳:制服。便服。2.丧服:有服在身。3.穿(衣服):服丧。4.吃(药):服药。内服。每次服三片。5.担任(职务);承当(义务或刑罚):服刑。服兵役。6.承认;服从;信服:服输。心服口服。你有道理,我算服了你了。7.使信服:服众。以理服人。8.适应:不服水土。9.姓。[fù]用于中药;剂:一服药。
“浓妆艳服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打扮得过于艳丽,甚至显得夸张或不自然。比如:“她一进宴会厅,浓妆艳服的模样立刻吸引了全场目光,但有些宾客私下嘀咕:‘这身打扮和今天的主题不太搭吧?’”这样的场景既展示了成语的用法,也点出了“过度修饰可能适得其反”的核心问题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浓妆艳服一定是贬义吗?”其实不然。比如在戏曲舞台上,演员的浓妆艳服反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:“京剧演员的浓墨重彩装扮,让角色性格跃然眼前,这种‘浓妆艳服’恰恰是艺术表达的精华。”这里成语的褒贬取决于具体语境,关键看是否符合场合需求。
生活中也常见类似现象。比如朋友聚会时,有人穿着亮片礼服配全妆到场,却显得格格不入。这时候可以说:“她本想成为焦点,可惜浓妆艳服反而让人感觉刻意。”这种反差提醒我们:审美需要与环境适配,否则可能弄巧成拙。
个人觉得,现代社会对“浓妆艳服”的包容度其实在提高。比如漫展上的cosplay造型、音乐节上的个性穿搭,看似夸张却充满生命力。只要不干扰他人,这种自我表达反而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。就像那句调侃:“地铁里看到穿汉服的姑娘,虽然算得上浓妆艳服,但谁看了不说这是文化自信呢?”
最后值得思考的是:如何在展现个性与尊重场合之间找到平衡?或许答案就像烹饪调味——适量提鲜,过量齁喉。无论是穿衣打扮还是为人处世,懂得分寸感才是真正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