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iú
  • fē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iú fēng yí zé

成语解释:流风:遗风;泽:恩泽。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德泽

成语出处:宋·曾巩《太祖皇帝总叙》:“太祖经始大基,流风遗泽,所被者远,五圣遵业至今,百有二十余年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流風遺澤

英文翻译:Liufengyize

流风遗泽的意思
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”,讽刺。

遗:[yí]1.遗失。2.遗失的东西:路不拾遗。3.遗漏:遗忘。补遗。4.留下:遗迹。遗憾。不遗余力。5.专指死人留下的:遗容。遗嘱。遗著。6.排泄大小便或精液(多指不自主的):遗矢。遗尿。遗精。[wèi]赠与;送给:遗之千金。

泽:[zé]1.水积聚的地方:大泽。湖泽。润泽(潮湿)。沼泽。2.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:光泽。色泽。3.恩惠:恩泽。泽及枯骨(施惠于死人)。4.洗濯。5.汗衣,内衣。[shì]古同“”,解散。

成语评论

什么是“流风遗泽”?这个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成语,其实说的就是前人留下的好风气和恩惠。比如你家小区门口那棵百年老树,夏天给路人遮阳,冬天让麻雀筑巢,这就是当年种树的人留给后代的“流风遗泽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还需要关注这些老传统吗?我邻居张叔的故事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。他爷爷是民国时期的私塾先生,家里至今保留着晨读家训的习惯。前阵子他家孩子高考压力大,全家人每天早起读半小时《朱子家训》,结果孩子心态反而稳住了。你看,这就是“流风遗泽”在当代的鲜活例证。

最近参观故宫时发现件趣事。游客们在太和殿前都自觉压低声音,连小朋友也不乱跑。导游说这规矩既不是保安要求的,也不是告示牌写的,纯粹是建筑本身的庄严感让人肃然起敬。我突然明白,故宫的“流风遗泽”不仅是红墙黄瓦,更是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敬畏。

有年轻人觉得老传统过时,我倒觉得像用新茶壶泡陈年普洱。去年参加汉服社团的端午活动,原本以为大家只是穿古装拍照,结果发现他们在研究古代防暑香囊配方,还结合现代材料做了改良版。这种创新传承,不就是让“流风遗泽”真正活起来的好方法吗?

最近看新闻说某古镇要拆老宅建商业街,网友吵翻了天。想起老家祠堂前那对石狮子,小时候觉得碍事,现在回去看才发现雕刻工艺精湛得惊人。或许我们这代人要做的,就是在推土机和保护伞之间找到平衡点,让“流风遗泽”不只是博物馆里的标本。

有天在地铁里看见穿旗袍的姑娘给老人让座,老人用苏州话道谢时,两人相视一笑的画面特别温暖。这种现代场景里的传统美德互动,让我突然理解到,“流风遗泽”从来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,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,随时都能开出新的花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