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ú fēng yú yùn
成语解释: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、情操
成语出处:清 方宗诚《序》:“高人逸士之流风余韵,可以廉顽而立懦者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;指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、情操
繁体字形:流風余韻
英文翻译:lasting influence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余:1.剩下来的;多余的:余粮。2.零数:十余人。一斤余。3.文言人称代词。我。4.“餘”,另同“馀”
韵:1.好听的声音:琴韵悠扬。松声竹韵。2.韵母:押韵。叠韵。韵文。3.情趣:风韵。韵味。韵致。4.姓。
“流风余韵”这个词,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抽象?其实它说的是一种“前人留下的美好影响”。比如你参观一座古宅,雕花门窗虽然斑驳,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匠人的巧思,这就是“流风余韵”的具象化表达。
有人问:“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,这种旧时代的东西还有意义吗?”举个生活中的例子——老城区改造时特意保留青石板路,新开的奶茶店沿用传统木制招牌,这些设计让匆忙的路人忍不住放慢脚步。所谓“流风余韵”,恰恰能在钢筋水泥中给人带来呼吸感。
我曾在江南水乡见过有趣的现象:年轻民宿主把祖传的缫丝工具摆在客厅,住客们自然围坐讨论百年前的纺织工艺。工具本身早已不用,但透过它们传递的生活智慧,反而成为吸引都市人的特色。这种转化运用,或许才是让传统文化真正“活起来”的关键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流风余韵”不同于简单的怀旧。就像我们吃改良版传统糕点,既保留古法原料的香气,又调整甜度适应现代口味。真正有价值的传承,从来不是照搬形式,而是提取精髓再创造。当你在网红书店看到以活字印刷为灵感的文创产品热卖时,就能明白这种古今交融的生命力。
下次遇到刻意仿古的建筑或生硬的文化符号,不妨想想:这是否真正捕捉到了“流风余韵”的精髓?真正的文化余韵,应该像春风化雨般自然浸润生活,而非刻意雕琢的景观盆景。毕竟,能打动今人的传统,必定藏着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