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ì dǎn zhuó gān
成语解释:沥胆披肝。
成语出处:明·唐寅《与文征明书》:“沥胆濯肝,明何尝负朋友,幽何尝畏鬼神!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竭尽忠诚
繁体字形:瀝膽濯肝
英文翻译:Liver washing
沥:1.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:沥血。2.一滴一滴落下的液体:余沥。
胆:1.胆囊的通称。2.(胆儿)胆量:胆怯。胆大心细。胆小如鼠。壮壮胆儿。3.装在器物内部,可以容纳水、空气等物的东西:球胆。暖水瓶的胆。4.(Dǎn)姓。
濯:[zhuó]1.洗:濯足。2.〔濯濯〕形容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,如“濯濯童山”。3.祓除罪恶。[zhào]古同“棹”。
肝: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。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,分为两叶。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,储藏糖原,调节蛋白质、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等,还有解毒和凝血作用。也叫肝脏。
“沥胆濯肝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到底啥意思?说白了,就是形容一个人掏心掏肺、毫无保留地付出。比如古代名臣魏徵,敢当着唐太宗的面指出他的错误,甚至说“愿陛下使臣为良臣,勿使臣为忠臣”——这种冒着掉脑袋风险也要说真话的态度,不就是“沥胆濯肝”的典型例子吗?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又不是古代,这种极端忠诚还适用吗?其实换个角度看,当代职场里也有类似场景。比如项目经理小王,发现公司新产品的安全隐患后,顶着压力连续加班三天重做方案。同事劝他“差不多得了”,他却说:“要对得起用户的信任。”这种较真劲儿,何尝不是现代版的“沥胆濯肝”?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小区里七十岁的张奶奶,义务教留守儿童写作业八年。街坊问她图什么,她总笑着摆摆手:“看见娃娃们有出息,心里就痛快。”没有豪言壮语,但日复一日的坚持,同样闪烁着“沥胆濯肝”的光彩。原来,真心实意的付出不分时代,关键在有没有那份纯粹的热忱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“掏心掏肺容易吃亏”。我倒觉得,真诚不等于傻实在。就像做菜讲究火候,为人处事也要把握分寸。医生抢救病人时全力以赴是职业操守,但若因此长期透支健康,反而可能影响更多患者。所以说,“沥胆濯肝”可贵在真心,但也要结合智慧,才能让这份纯粹持久发光。
最近听说某科技公司创始人抵押房产给员工发工资,引发热议。有人赞他有担当,有人骂他不理性。其实这种争议恰恰说明:当我们谈论“沥胆濯肝”时,本质上是在探讨“值得为之倾尽所有的事物是什么”。答案或许因人而异,但能引发这样的思考,本身就挺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