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ìng
  • lǎo
  • zh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ìng lǎo cí zhì

成语解释:敬:尊敬;慈:怜爱;稚:幼小。尊敬老人,爱护儿童

成语出处:宋·陈亮《祭妻弟何少嘉文》:“尚贤睦族,以任门户,敬老慈稚,爱及行路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尊老爱小

繁体字形:敬老慈穉

英文翻译:Respect for the elderly, kindness and childishness

敬老慈稚的意思

敬:1.尊敬:敬重。敬爱。敬仰。致敬。肃然起敬。2.恭敬:敬请指教。敬谢不敏。3.有礼貌地送上(饮食或物品):敬烟。敬酒。敬茶。敬你一杯。4.姓。
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
慈:1.和善:慈母。心慈手软。2.(上对下)疼爱:敬老慈幼。3.指母亲:家慈。4.姓。

稚:1.幼小:稚子。幼稚。2.庄稼种得晚些。

成语评论

敬老慈稚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拆开一看其实特别实在——尊敬老人,爱护小孩。比如社区里有人主动搀扶腿脚不便的老邻居下楼,或者幼儿园老师蹲下来耐心教小朋友系鞋带,这些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?这时候可能有人想问:这成语到底想传递什么价值观?说白了,就是提醒我们关注社会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。

最近在超市遇到件事特别有意思。一位老爷爷掏零钱时硬币撒了一地,旁边穿校服的初中生立刻蹲下来帮忙捡,还顺手帮他把购物袋拎到了寄存柜。这场景让我突然意识到,敬老慈稚不是非得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。就像这个学生,他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在践行传统文化,只是出于本能的善意。

有人可能会疑惑:现在年轻人都这么忙,哪有时间照顾老人小孩?其实换个角度想,敬老慈稚恰恰能在日常细节里实现。比如打视频电话教父母用手机新功能,或者陪邻居家孩子读绘本,这些碎片化的关怀反而更容易坚持。有次看见快递小哥等老人家慢慢签收包裹,边等边聊天气,那种不急不躁的态度特别暖心。

要说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传统美德吗?我倒觉得更需要了。现在大家住得分散,老人容易孤独,小孩可能被过度保护。前阵子社区组织“老幼结对”活动,让小学生给独居老人读报纸,老人教孩子包粽子,结果两代人都乐在其中。这种互动既打破了年龄的隔阂,又让传统手艺有了传承。

其实敬老慈稚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双向性。记得有次带孩子去养老院表演节目,开始以为是孩子在付出,结果发现老人们教孩子折纸、讲故事时,眼睛都亮晶晶的。这种情感的流动,让付出和收获变得分不清界限。或许这就是成语流传千年的秘密——它不只是道德要求,更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联结方式。

说到底,敬老慈稚就像社会关系的润滑剂。当我们在公交车上给孕妇让座,在公园帮走失的孩子找家长,这些举动看似微小,却能让整个社会运转得更有人情味。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或小孩,不妨试着主动跨出那一步,说不定你会发现,给予关怀的同时,自己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