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ng lǎo cí yòu
成语解释:敬:尊敬;慈:怜爱。尊敬老人,爱护儿童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敬老慈幼,无忘宾旅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尊敬老人,爱护儿童
繁体字形:敬老慈幼
英文翻译:respecting the old and being kind to the young
敬:1.尊敬:敬重。敬爱。敬仰。致敬。肃然起敬。2.恭敬:敬请指教。敬谢不敏。3.有礼貌地送上(饮食或物品):敬烟。敬酒。敬茶。敬你一杯。4.姓。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慈:1.和善:慈母。心慈手软。2.(上对下)疼爱:敬老慈幼。3.指母亲:家慈。4.姓。
幼:1.(年纪)小;未长成(跟“老”相对):幼年。幼儿。幼苗。幼虫。2.小孩儿:扶老携幼。3.姓。
走在小区里,总能看到张奶奶提着菜篮时,隔壁小王主动帮她按电梯;幼儿园放学时,李大叔总会站在人行道旁提醒孩子注意来往车辆。这些日常场景里,"敬老慈幼"四个字正在用最朴素的方式落地生根。
为什么这个传统美德在当代依然重要?上周遇见件趣事:社区组织老人教孩子剪纸,九十岁的陈爷爷颤巍巍的手握着五岁妞妞的小手,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红纸上,剪出的"寿"字歪歪扭扭却格外温暖。这种跨代际的温情流动,就像给社区注入了看不见的黏合剂。
朋友公司最近推出"带薪孝亲假"制度,允许员工每月请半天假陪伴父母。有位年轻同事利用这个假期教母亲使用视频通话软件,现在老太太每天在家庭群里发自己种的花草照片。这种制度创新证明,传统美德完全能与现代管理智慧相融合。
如何在快节奏生活中践行这个理念?观察发现,那些真正践行敬老慈幼的人往往掌握着"微关怀"的智慧。比如便利店收银员会特意提醒老人优惠券使用方法,中学生志愿者用漫画形式给低年级同学讲解安全知识。这些看似细小的举动,编织成社会文明的经纬线。
个人认为,新时代的敬老慈幼需要更多"场景化表达"。就像有些社区开辟的"记忆咖啡馆",既是老人传授生活经验的场所,也是孩子们听故事的天地。这种空间设计让代际交流变得像喝下午茶般自然,远比空洞的口号更有生命力。
最近注意到一个现象:年轻父母带孩子参加养老院联欢会时,孩子们给老人表演节目,老人教孩子写毛笔字。活动结束后,有位奶奶拉着我的手说:"这些娃娃的笑声,比我吃补药还管用。"这句话让人突然明白,所谓敬老慈幼,本质上是构建人与人之间的能量循环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