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ìng
  • lǎo
  • pí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ìng lǎo xù pín

成语解释:老:年老的人。尊敬老人,怜恤家境困苦的人。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。

成语出处:元 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四折:“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,则为你恤孤念寡,敬老怜贫,因此感动天地也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敬老怜贫

繁体字形:敬老卹貧

英文翻译:Respect the old and help the poor

敬老恤贫的意思

敬:1.尊敬:敬重。敬爱。敬仰。致敬。肃然起敬。2.恭敬:敬请指教。敬谢不敏。3.有礼貌地送上(饮食或物品):敬烟。敬酒。敬茶。敬你一杯。4.姓。
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
恤:1.同情;怜悯:体恤。2.救济:抚恤。3.忧虑。

贫:1.穷(跟“富”相对):贫农。贫民。贫苦。2.缺少;不足:贫血。3.用于僧道的自称:贫僧。贫道。4.姓。5.絮叨可厌:这个人嘴真贫。你老说那些话,听着怪贫的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敬老恤贫”,咱们先拆开看:“敬老”是尊重长者,“恤贫”是体恤困苦的人。这种品德就像一碗温热的粥,既暖胃又暖心。比如古代有个县令,每天亲自给孤寡老人送米,还帮穷人家孩子交学费,后来全县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风气——这故事虽老,道理却不过时。

有人可能问:“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传统美德吗?”举个例子,社区里王阿姨自发组织“银发课堂”,教老人用智能手机;隔壁小餐馆老板每天把余粮打包,悄悄放在流浪者常去的角落。这些事虽小,却像蒲公英种子,飘到哪儿都能生根发芽。

我发现个有趣现象:很多年轻人开始用新方式践行这个理念。比如程序员小李开发了“时间银行”APP,年轻人陪老人聊天能积攒“时间币”,将来自己老了也能兑换服务。这种创新既保留传统内核,又嫁接现代技术,让善意流动得更顺畅。

不过也有人困惑:“我经济不宽裕,怎么帮助别人?”其实体恤不一定靠金钱。邻居张爷爷腿脚不便,大学生小周每周帮他取两次快递;快递站老板娘总给清洁工留热水——这些举手之劳,同样在传递温暖。就像春天的细雨,虽不汹涌,却能浸润整片土地。

最近看到个暖心新闻:菜市场商贩们自发设立“爱心摊位”,老人买菜永远便宜两块钱。这种默契的善意,比写在墙上的标语更有力量。它告诉我们,敬老恤贫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,而是平等相待的关怀。

或许未来某天,当科技能解决大部分物质需求时,这种人性温度反而会成为最珍贵的财富。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,再微弱的光,也能照亮前行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