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è hǔ bù shí zǐ
成语解释: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。比喻不伤害亲近者。
成语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》:“山僧失口曰:‘恶习虎不食子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比喻不伤害亲近的人
繁体字形:惡虎不食子
英文翻译:Evil tiger does not eat son
恶:[è]恶劣;坏:恶习。恶意。[wù]讨厌;憎恨(跟“好”hào相对):好恶。深恶痛绝。[ě]1.[恶心](ě·xin)2.有要呕吐的感觉:胃里不舒服,一阵一阵地恶。3.厌恶;令人厌恶:这种丑事,让人恶。你别在这儿恶我了。4.揭人短处,使难堪:他太抠门儿,得找个机会恶恶他。[wū]1.同“乌2”。2.表示惊讶:恶,是何言也(啊,这是什么话)!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哎,你听过“恶虎不食子”这个成语吗?乍一听可能会觉得奇怪——老虎这么凶猛的动物,怎么还和“不吃孩子”扯上关系了?其实啊,这个成语的比喻意义可比字面意思有意思多了。说白了,它形容再狠心的人也不会伤害自己的至亲,就像老虎虽然凶猛,但也不会吃自己的幼崽。这背后啊,藏着咱们老祖宗对亲情和本性的深刻观察。
问题一:为啥偏偏用老虎来比喻?好问题!咱们都知道,老虎在传统文化里可是“百兽之王”,战斗力爆表,但古人偏偏选它来当例子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其实啊,这里头有个小秘密——用最凶猛的动物来反衬亲情的牢不可破,反而更有冲击力。你想啊,连老虎这种狠角色都能守住底线,何况是人呢?不过别担心,现实中的老虎确实会保护幼崽,成语里的“恶虎”更多是夸张化的文学表达啦。
问题二:这成语放现在还有啥实际意义?嘿,你别说,这老话儿还真没过时!现在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时动不动就吼“再闹不要你了”,这时候“恶虎不食子”就能派上用场——连老虎都知道护崽,咱人类更得讲究沟通方法不是?不过个人觉得啊,这个成语还能延伸到职场或团队中。比如领导再严厉,真正的好领导绝不会牺牲团队核心利益,这和老虎不伤幼崽的逻辑是不是有点像?
说到这儿,突然想起个真人真事。我老家有个脾气火爆的叔叔,平时跟人谈生意能把桌子拍得震天响,但一回家见到闺女立马变脸,说话都轻声细语的。这不就是活生生的“恶虎不食子”嘛!所以说啊,再强硬的人心里都有块柔软的地方,关键得看对象是谁。
个人观点时间到!要我说啊,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非黑即白的思维。谁说凶猛和温情不能共存?就像现代社会里那些职场女强人,工作时雷厉风行,回家照样能给孩子讲睡前故事。这种反差萌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、更有温度。不过咱也得留个心眼,别把亲情当免死金牌——老虎护崽是本能,但人类的关系还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哦。
说到底,“恶虎不食子”就像个文化密码,既提醒我们守护该守护的,也暗示着人性中天然存在的柔软地带。下次再看到谁表面凶巴巴的,不妨多想想——说不定人家心里也住着只护崽的“萌虎”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