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ú rán bù yuè
成语解释:怫然:忧愁或愤怒的样子;悦:愉快,高兴。愤怒,很不愉快。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生气时
繁体字形:怫然不悦
英文翻译:show an angry countenance
怫:形容忧愁或愤怒:怫郁(郁闷气愤)。怫然。
然:1.对;不错:不以为然。2.指示代词。如此;这样;那样:不尽然。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3.然而:此事虽小,然亦不可忽视。4.副词或形容词后缀:忽然。突然。显然。欣然。飘飘然。5.又同“燃”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悦:1.高兴;愉快:喜悦。不悦。和颜悦色。2.使愉快:悦耳。悦目。3.姓。
“怫然不悦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状态。比如,朋友小王兴致勃勃地推荐了一家网红餐厅,结果排队两小时吃到嘴里却发现味道平平。他忍不住嘀咕:“这也太普通了吧!”一旁的服务员听到后怫然不悦,转身离开时把菜单摔得啪啪响。你看,这个成语是不是瞬间让画面感拉满了?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生气”有什么区别呢?其实“怫然不悦”更强调情绪的外显特征——就像烧水壶盖子被蒸汽顶得砰砰跳,人的不满已经明明白白写在脸上。比如公司会议上,当小李的方案第三次被领导打断时,他忽然合上笔记本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,嘴角微微下压。这种带着克制的愠怒,用“怫然不悦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。
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。记得有次在小区遛狗,邻居阿姨看到金毛犬在草坪打滚,立刻怫然不悦地掏出手机拍照,嘴里念叨着“现在的年轻人养狗都不讲公德”。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自带“事出有因”的潜台词,既点明了情绪来源,又暗示了后续可能发生的矛盾升级,就像暴风雨前的低气压。
在我看来,这类成语就像语言中的表情包,能精准传递微妙的人际互动。现代人虽然更习惯用“无语”“破防”等网络用语,但适当使用“怫然不悦”这样的词汇,反而能给表达增添几分雅趣。下次看到地铁里有人因为被踩脚而板着脸整理衣角,不妨在心里默默用这个成语做个注释,或许能会心一笑呢。
语言就像调色盘,成语的存在让我们能描绘更细腻的情感层次。当你想形容那种“生气却未爆发”的临界状态时,“怫然不悦”就是那支恰到好处的画笔。它提醒我们注意情绪表达的尺度,毕竟在人际交往中,读懂这些细微的表情信号,往往比听懂大声的争吵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