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iè
  • chǐ 齿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nù mù qiè chǐ

成语解释:瞪大眼睛;咬紧牙齿。形容愤恨之极的样子。切齿:咬紧牙齿。

成语出处:晋 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怒目切齿,陈说礼法,是非锋起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愤恨之极

繁体字形:怒目切齒

英文翻译:gnash the teeth with angry looks

怒目切齿的意思

怒:1.生气;气愤:发怒。恼怒。2.盛大:怒潮。狂风怒号。山花怒放。

目:1.眼睛:有目共睹。历历在目。2.网眼;孔:八十目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目之多。3.看:目为奇迹。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目。细目。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6.目录:书目。药目。剧目。7.名称:题目。名目。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。9.姓。

切:[qiē]1.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:切西瓜。把肉切成丝儿。切断敌军退路。2.直线与圆、直线与球、圆与圆、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。[qiè]1.合;符合:文章切题。说话不切实际。2.贴近;亲近:切身。亲切。3.急切;殷切:迫切。恳切。回国心切。4.切实;务必:切记。切忌。切不可骄傲。5.用在反切后头,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。如“塑,桑故切”。见〖反切〗。6.姓。

齿:1.牙12.物体上齿形的部分:锯齿儿。梳齿儿。篦子缺了几个齿儿。3.带齿儿的:齿轮。4.并列;引为同类:齿列。不齿于人类。5.年龄:序齿。齿德俱尊。6.说到;提起:齿及。不足齿数(shǔ)。

成语评论

怒目切齿”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?让我们先看个例子:小明发现同学偷偷撕坏了他的作业本,气得瞪圆了眼睛,牙齿咬得咯咯响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怒目切齿”场景。这类表情往往出现在人遭遇背叛、欺骗或强烈不公时,身体的自然反应比语言更直白地传递愤怒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咬牙切齿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两者都表示极度愤怒,但“怒目切齿”更强调面部表情的完整性——瞪大的双眼配合咬紧的牙关,像老张发现下属伪造报销单时,整张脸涨得通红,眼珠都快瞪出眼眶,这副模样用“怒目切齿”形容再合适不过。

在文学创作中,这个成语能瞬间让读者脑补画面。比如《水浒传》里鲁智深听说镇关西欺压百姓,顿时怒目圆睁、钢牙紧咬,连手中的酒碗都捏出了裂痕。这种具象化描写比单纯说“他生气了”更有冲击力。

不过要注意使用场合,我建议在正式文件中慎用这类情绪强烈的成语。日常交流时倒很生动,就像上周邻居家宠物狗被虐待,王阿姨气得眼睛喷火、牙关打颤,大家马上明白她有多心疼那条小狗。

语言就像调色板,选择合适的成语能让表达更鲜活。下次遇到让人血压飙升的事情时,不妨观察对方是否出现了瞪眼咬牙的连贯表情——这就是“怒目切齿”在现实中的生动演绎。

怒目切齿的造句

  1. 造句 他本来就不高兴,再加之她又说一句气话,更使他怒目切齿,恨不得一口把她吞了。
  2. 造句 木然摇头,怒目切齿:“斯文败类,败类!”。
  3. 造句 比之一般高手的怒目切齿,喝叱做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
  4. 造句 它使当局者怒目切齿,同时也能引起善良的人们会心的微笑。
  5. 造句 火焕已是怒目切齿,嗔道:“爱!爱是纯洁的,但你的行为根本够不上爱的级别,充其量是调戏!”。
  6. 造句 看到二人如此狼狈,小山队长怒目切齿,好一顿咄嗟叱咤,挥手结结实实地分别赏了他们几记耳光。
  7. 造句 凌松侧目冷冷瞟了一眼蒯阳文,对着叶渊怒目切齿道。
  8. 造句 楚狂怒目切齿道,“该死,该杀,该灭全家!”。
  9. 造句 原本妩媚动人的凤丹眼,此时已怒目切齿,她怒气满腹的盯着王有财,喝骂道:“臭道士,没想到你如此奸滑狡诈,竟敢欺骗本妖尊!”。
  10. 造句 甘选荣说着说着,两目如剑,怒目切齿,双手微微颤抖,哽咽地说:而我们的国人清醒的又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