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ér
  • tó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é ér bù tóng

成语解释:和:和睦;同:苟同;无原则地附和。与人和睦相处;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复句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

繁体字形:咊而不同

英文翻译:harmony but not sameness

和而不同的意思

和:[hé]1.平和;和缓:温和。柔和。和颜悦色。2.和谐;和睦:和衷共济。弟兄不和。3.结束战争或争执:讲和。媾和。军阀之间一会儿打,一会儿和,弄得百姓不得安生。4.(下棋或赛球)不分胜负:和棋。和局。末了一盘和了。5.姓。6.连带:和盘托出。和衣而卧(不脱衣服睡觉)。7.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: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。柜台正和我一样高。8.表示联合;跟;与: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。9.加法运算中,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,如6+4=10中,10是和。也叫和数。10.指日本:和服。[hè]1.和谐地跟着唱:曲高和寡。一唱百和。2.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:奉和一首。[huò]1.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,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:和药。藕粉里和点儿糖。2.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:衣裳已经洗了三和。二和药。[huó]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:和面。和泥。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。[hú]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,取得胜利。
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同:[tóng]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10.姓。[tòng]见〖胡同〗。

成语评论

和而不同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到底啥意思呢?举个例子你就明白。老张和小李是邻居,老张天天早起打太极拳,小李晚上抱着吉他弹摇滚,两人非但没吵架,反而经常互相分享养生茶和音乐专辑——这就叫和而不同,和和气气做朋友,但各自保留特点。

有人可能要问:这不就是表面客气吗?其实不然。比如公司开会时,王组长总让技术派和创意派先各自发言,最后整合出既有可行性又有新意的方案。这种操作就像火锅底料,麻辣和清汤隔板分开,但筷子一搅就能尝到复合味道。

那生活中怎么实践呢?我侄女的作文课给了我启发。老师让全班用"春天"主题写作,有的孩子写风筝,有的写青草,还有的写过敏鼻炎。最后把这些作文装订成册,封皮写着"我们的春天不一样"。你看,尊重差异反而让整体更丰富多彩。

有意思的是,这种智慧在科技领域同样适用。手机厂商都在做全面屏,有的搞刘海设计,有的做升降摄像头,还有的尝试屏下技术。市场竞争看似激烈,其实推动着整个行业进步。就像森林里既有参天大树也有灌木丛,多样的生态才更健康。

我个人觉得,互联网时代特别需要这种思维方式。刷短视频时,算法总推相似内容,但主动关注几个观点对立的博主反而能打开新视角。差异不是障碍,而是认知升级的阶梯。下次遇到意见不合的情况,不妨先别急着反驳,试试说:"你这个角度有意思,具体说说?"

说到底,和而不同不是消极妥协,而是主动创造对话空间。就像交响乐团里,小提琴的婉转和定音鼓的铿锵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奏响华章。当越来越多人在保持本色的前提下学会聆听,我们或许就能在流动的时代里,找到那份既生动又和谐的平衡感。

和而不同的造句

  1. 造句 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。
  2. 造句 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孔子 
  3. 造句 领导干部既要和群众打成一片,又要坚持原则,做到和而不同。
  4. 造句 我们提倡在同志和朋友之间,和而不同,相帮共勉,一起进步。
  5. 造句 老张人缘好,但他和而不同,很讲原则。
  6. 造句 和而不同,是赛盟高效管理的精神核心。
  7. 造句 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,崇尚亲仁善邻,主张和而不同,追求普遍和谐.
  8. 造句 “和而不同”、“亲仁善邻”、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。
  9. 造句 历史上,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、和而不同。
  10. 造句 君子周而不比,和而不同。坦荡荡,泰而不骄!君子怀德,怀刑。喻于义,求诸己,成*之美!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!惑乱江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