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áo xiāo rú léi
成语解释: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:“曾沧海舞着那半段鸦片烟枪,咆哮如雷,一手抢起一只锡烛台,就又劈面掷过去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暴怒喊叫的神态
繁体字形:咆哮如靁
英文翻译:in a thundering rage
咆:〔咆哮〕猛兽怒吼。形容人暴怒喊叫,也形容水奔腾轰鸣:咆如雷。大海在咆。哮(xiào)。
哮:1.吼叫:咆哮。2.气喘:哮喘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雷:1.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,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、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。2.一种爆炸性的武器:水雷。地雷。
“咆哮如雷”这个成语,光看字面就让人觉得画面感十足。它一般用来形容人极度愤怒时的状态,像是一头被激怒的狮子,声音大到能把雷声都比下去。比如公司会议上,老板突然发现项目数据造假,当场拍桌吼道:“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,绝对不允许!”声音震得会议室玻璃都在嗡嗡响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咆哮如雷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写生气吗?其实不然。在文学创作中,作家偶尔会用它来表现自然界的磅礴气势。比如描写暴风雨来临:“乌云翻滚间,海浪咆哮如雷,仿佛要将整艘渔船吞没。”这时候的“咆哮”不再是愤怒,反而成了自然力量的震撼表达。
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分寸。记得有次邻居夫妻吵架,丈夫的吼声穿透三层楼板,整栋楼都知道他们在争执。事后大家开玩笑说:“老张昨天可真是咆哮如雷啊。”这种略带调侃的用法,反而缓和了原本的尴尬气氛。依我看,成语就像调味料,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增色。
有趣的是,现代人表达愤怒的方式正在改变。以前可能真的会“咆哮如雷”,现在更多人选择发六十秒语音方阵,或是用感叹号刷屏。不过当看到有人气得满脸通红、青筋暴起时,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,依然是最精准的情绪速写。
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强烈情绪的场景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但切记,真正有效的沟通从来不是靠音量取胜。就像我爷爷常说的:“会吼的不一定是好把式,能把道理说进人心里才是真本事。”这大概就是成语背后的生活智慧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