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páo
  • xiāo
  • lé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páo xiāo rú léi

成语解释: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。

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:“曾沧海舞着那半段鸦片烟枪,咆哮如雷,一手抢起一只锡烛台,就又劈面掷过去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暴怒喊叫的神态

繁体字形:咆哮如靁

英文翻译:in a thundering rage

咆哮如雷的意思

咆:〔咆哮〕猛兽怒吼。形容人暴怒喊叫,也形容水奔腾轰鸣:咆如雷。大海在咆。哮(xiào)。

哮:1.吼叫:咆哮。2.气喘:哮喘。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雷:1.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,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、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。2.一种爆炸性的武器:水雷。地雷。

成语评论

咆哮如雷”这个成语,光看字面就让人觉得画面感十足。它一般用来形容人极度愤怒时的状态,像是一头被激怒的狮子,声音大到能把雷声都比下去。比如公司会议上,老板突然发现项目数据造假,当场拍桌吼道:“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,绝对不允许!”声音震得会议室玻璃都在嗡嗡响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咆哮如雷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写生气吗?其实不然。在文学创作中,作家偶尔会用它来表现自然界的磅礴气势。比如描写暴风雨来临:“乌云翻滚间,海浪咆哮如雷,仿佛要将整艘渔船吞没。”这时候的“咆哮”不再是愤怒,反而成了自然力量的震撼表达。

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分寸。记得有次邻居夫妻吵架,丈夫的吼声穿透三层楼板,整栋楼都知道他们在争执。事后大家开玩笑说:“老张昨天可真是咆哮如雷啊。”这种略带调侃的用法,反而缓和了原本的尴尬气氛。依我看,成语就像调味料,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增色。

有趣的是,现代人表达愤怒的方式正在改变。以前可能真的会“咆哮如雷”,现在更多人选择发六十秒语音方阵,或是用感叹号刷屏。不过当看到有人气得满脸通红、青筋暴起时,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,依然是最精准的情绪速写。

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强烈情绪的场景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但切记,真正有效的沟通从来不是靠音量取胜。就像我爷爷常说的:“会吼的不一定是好把式,能把道理说进人心里才是真本事。”这大概就是成语背后的生活智慧吧。

咆哮如雷的造句

  1. 造句 奔跑如风驰电掣,咆哮如雷霆万钧,它们就是一直被奉为"百兽之王"的老虎。
  2. 造句 一听有人砸店,店主立即咆哮如雷。
  3. 造句 山洞里回荡着这个咆哮如雷的巨兽的嗥叫声.
  4. 造句 妇人抬头一望,她那咆哮如雷的嗓子突然沉寂下去了。
  5. 造句 他眼神怨毒地望着那转过头来的邪魅少年,怒吼一声,咆哮如雷。
  6. 造句 卓胖子勃然大怒,双拳一震,抖出红色罡气,咆哮如雷:“卓一凡!看来你今天,是想做一辈子的废物了!那我就成全你!”。
  7. 造句 虽然它咆哮如雷,叫个不停,但却始终无可奈何。
  8. 造句 另外三个强徒咆哮如雷,举起三条铁棍,劈头盖脑打来。
  9. 造句 之后,卡瓦森格咆哮如雷,风驰电击般再次扑向了那团黑气。
  10. 造句 施母现在吼了起来,对着施国权咆哮如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