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ái
  • zh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é pǔ hái zhū

成语解释:见“合浦珠还”。

成语出处: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母子分珠》:“今分一颗与你带去,我自留一颗,以寓合浦还珠之意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

繁体字形:合浦還珠

英文翻译:recover all that was lost

合浦还珠的意思

合:[hé]1.闭;合拢:合眼。笑得合不上嘴。2.结合到一起;凑到一起;共同(跟“分”相对):合办。同心合力。3.全:合村。合家团聚。4.符合:合情合理。正合心意。5.折合;共计:一公顷合十五市亩。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?6.应当;应该:理合声明。7.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:大战三十余合。8.在太阳系中,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、地球成一直线,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,叫做合。9.姓。10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“閤”[gě]1.容量单位,10勺等于1合,10合等于1升。2.量粮食的器具,容量是1合,方形或圆筒形,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。

浦:1.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(多用于地名):乍~(在浙江)。~口(在江苏)。2.姓。

还:[hái]1.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;仍旧:十年没见了,她还那么年轻。半夜了,他还在工作。2.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:今天比昨天还冷。改完作业,还要备课。3.用在形容词前,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(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说):屋子不大,收拾得倒还干净。4.用在上半句话里,表示陪衬,下半句进而推论,多用反问的语气;尚且:你还搬不动,何况我呢?5.表示没想到如此,而居然如此(多含赞叹语气):他还真有办法。6.表示早已如此:还在几年以前,我们就研究过这个方案。[huán]1.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:还家。还乡。还俗。退耕还林。2.归还:偿还。还书。3.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:还嘴。还手。还击。还价。还礼。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。4.姓。

珠:1.珠子:珠宝。夜明珠。2.(珠儿)小的球形的东西:眼珠儿。泪珠儿。水珠儿。滚珠儿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合浦还珠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,但它背后其实是一个关于“选择”的故事。比如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合浦的珍珠会消失后又回来?这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?”其实,成语中的“珠”可以代指任何珍贵的东西——可能是机会、感情,甚至是人生方向。比如一位创业者放弃高薪工作去追求理想,结果几年后反而因为这段经历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,这就是现实版的“合浦还珠”。

有人可能会困惑:“这难道不是说失去的东西会自己回来吗?”其实不然。成语的关键在于“主动选择”带来的连锁反应。就像学生时期选择参加竞赛而放弃娱乐,看似失去了休息时间,但最终获得的经验和奖项可能远超预期。这种“舍”与“得”的辩证关系,才是成语想要传递的智慧。

现代社会中,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类似的选择。比如接到两个工作机会:一个薪资高但压力大,另一个发展空间大但需要从头开始。这时候不妨想想“合浦还珠”——眼前的利益或许诱人,但选择符合长期价值的选项,可能会在未来带来更丰厚的回报。我常跟朋友说,重要的不是计较此刻的得失,而是看清选择背后的成长轨迹。

有个有趣的现象是,很多人在做选择时容易陷入“既要又要”的困境。其实成语早就给出启示:当合浦的渔民停止过度捕捞,生态环境恢复后,珍珠自然重现。这提醒我们,有时候主动让渡短期利益,反而能创造更健康的生存环境。就像公司若为了短期业绩压榨员工,最终可能人才流失;而注重员工发展的企业,往往会收获更稳定的团队。

最近看到年轻人流行“逆向考研”现象——放弃名校光环选择专业更强的普通院校,这不正是“合浦还珠”的现代演绎吗?他们看似放弃了闪耀的“珍珠”,实则获得了更务实的发展机会。这种选择智慧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。毕竟,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表象之下,需要我们穿透迷雾才能看见。

生活中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,但带着“合浦还珠”的视角做决定,至少能让我们多一份清醒。下次面临重大抉择时,不妨问问自己:这个选择是单纯追逐眼前的“珠光”,还是在为未来的“珠还”创造条件?答案或许就会清晰许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