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ōu gān qì xuè
成语解释:形容非常悲伤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臣出身为国,破家立事,至乃怀忠获衅,抱信见疑,昼夜长吟,剖肝泣血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非常悲伤
繁体字形:剖肝泣血
英文翻译:bare one 's heart in all sincerity
剖:1.破开:解剖。剖视。2.分辨;分析:剖析。剖白。
肝: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。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,分为两叶。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,储藏糖原,调节蛋白质、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等,还有解毒和凝血作用。也叫肝脏。
泣:1.小声哭:暗泣。哭泣。泣不成声。2.眼泪:饮泣。泣下如雨。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血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“剖肝泣血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惊悚,但它的本意是形容极度的真诚或悲痛。比如古代忠臣冒死进谏时,史书可能这样记载:“魏征谏太宗十思疏,剖肝泣血之言终使帝王动容。”这里的“剖肝泣血”既体现了臣子的赤胆忠心,也暗示了劝谏过程中的心理煎熬。
有人问:现在还有人用这么血腥的成语吗?其实不然,现代人更多用“掏心掏肺”“声泪俱下”等表达类似情感。不过当作家描写历史题材时,“剖肝泣血”依然能瞬间营造出悲壮氛围。就像电视剧里大将军战败后仰天长叹:“此战失利,臣当剖肝泣血以谢天下!”短短四字就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痛苦与担当。
我曾在博物馆看到明代谏官的奏折复制品,泛黄的纸页上斑驳字迹仿佛在诉说:“臣非不知此言逆耳,然为江山社稷,宁剖肝泣血亦不敢缄默。”这种跨越时空的震撼,让我突然理解了这个成语的生命力——它承载着人类共通的情感重量。
有人疑惑:这成语会不会过于夸张?关键在于语境,就像我们不会用“五雷轰顶”形容轻微惊吓。去年某企业CEO在产品质量发布会上鞠躬致歉:“此次事故让各位失望,我司全体同仁必当剖肝泣血改进流程。”这个创新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郑重感,又赋予了现代管理者的担当意味。
语言就像流动的江河,古老成语也在寻找新的河床。下次读到“剖肝泣血”时,不妨想象烛光摇曳的奏折、风雨飘摇的朝堂,或者现代会议室里的郑重承诺。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,或许就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