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ì xuè zhěn gē
成语解释:枕:枕着。戈:兵器。眼睛流血,睡时枕着武器。形容因悲愤而自励,立志雪恨。
成语出处:《梁书·警帝纪》:“朕以荒幼,所属艰难,泣血枕戈,志复仇逆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泣血枕戈
英文翻译:Weeping for blood
泣:1.小声哭:暗泣。哭泣。泣不成声。2.眼泪:饮泣。泣下如雨。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血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枕:1.枕头:枕套。凉枕。2.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其他东西上:枕戈待旦。他枕着胳膊睡着了。3.姓。
戈:1.古代兵器,横刃,用青铜或铁制成,装有长柄。2.姓。
“泣血枕戈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悲壮,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内心极度悲痛,却依然坚持复仇或战斗的决心。比如在历史小说中,主角目睹家人被害后,擦干眼泪说:“即便泣血枕戈,我也要亲手讨回公道。”这种场景既展现了痛苦,又突出了不放弃的坚韧感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社会还需要这种激烈的情绪表达吗?”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创业者面对公司濒临破产时,红着眼睛熬夜修改方案,对团队说:“咱们现在就是泣血枕戈的状态,但必须撑到产品上线那天。”这时候成语就化作了激励团队的精神符号,反而凸显了逆境中的斗志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悲情色彩。就像我们安慰失恋的朋友时,如果说“你这简直是泣血枕戈啊”,反而可能加重对方的负面情绪。所以在日常交流中,更适合用在需要展现坚定立场的场合,比如运动员带伤参赛时,教练说:“他这是带着泣血枕戈的信念上场的”,既肯定了拼搏精神,又不会显得过于沉重。
我个人觉得,现代社会虽然不需要真实的“枕着兵器哭泣”,但那种化悲痛为力量的心态依然珍贵。就像暴雨中的外卖员坚持送餐,急诊医生连续值班抢救病人,这些场景里都藏着当代版的“泣血枕戈”。关键不在于外在形式,而是内心那份“就算再难也要做成”的执着,这可能正是这个古老成语留给我们的精神火种。
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看似跨不过的坎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力量。它不是鼓励我们沉浸在痛苦里,而是提醒我们:眼泪可以流,但手中的剑不能放下。就像登山者抹掉额头的血汗继续攀登,这种带着伤痛前行的勇气,或许正是突破困境的真正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