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xuè
  • chuí
  • yī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ì xuè chuí yīng

成语解释:形容悲痛到极点。

成语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一回:“太太毕竟是个女人,没有气力,拗他不过,索性躺在楼板上,泣血捶膺的,一直哭到半夜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悲伤

繁体字形:泣血搥膺

英文翻译:Weeping and beating

泣血捶膺的意思

泣:1.小声哭:暗泣。哭泣。泣不成声。2.眼泪:饮泣。泣下如雨。
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
捶:用拳头或棒槌敲打:捶背。捶衣裳。

膺:1.胸:义愤填膺。2.接受;承受:荣膺战斗英雄称号。3.伐;打击:膺惩。

成语评论

泣血捶膺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很重,但它到底该怎么用呢?我们先看一个场景:老张辛苦经营了二十年的餐馆突然倒闭,他蹲在空荡荡的厨房里,拳头不断捶打胸口,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声。这时候用“泣血捶膺”形容他的状态,是不是立刻让人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?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普通的“痛哭流涕”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动作与情感的叠加。比如电视剧里有个母亲得知儿子车祸身亡时,她先是呆立当场,接着突然发疯似地捶打自己的胸膛,哭喊声里带着血丝——这种肢体与情感的双重爆发,才是“泣血捶膺”的精髓。

现代生活中其实也存在类似情境。去年我邻居王姐被电信诈骗骗光积蓄,她在派出所做笔录时,整个人蜷缩在椅子上,指甲深深掐进手臂,喉咙里发出类似小兽哀鸣的声音。虽然没真的“捶胸”,但那种混合着自责与绝望的状态,同样传递出成语中“血泪交融”的意象。

有个有趣的观察是:这个成语在当代使用频率降低,或许与现代人更倾向内敛表达有关。就像我表弟创业失败那阵子,整夜在健身房疯狂打沙袋,汗水混着眼眶发红却死撑着不哭——这种当代版的“泣血捶膺”,或许正在演化成新的情绪表达方式。

当我们用这个成语时,本质上在捕捉人类情感表达的某种“临界点”。就像烧开的水壶,当悲伤突破某个阈值,就会从默默流泪升级为肢体化的宣泄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激烈反应往往伴随着事后的反思与成长,就像暴雨过后土壤里总会冒出新的绿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