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 qiào liú xuè
成语解释:七窍:指人头上的七个孔,即两眼、两耳、两鼻孔和口。口鼻等处往外流血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那妇人揭起被来,见了武大咬牙切齿,七窍流血,怕将起来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中毒或死后
繁体字形:七竅流血
英文翻译:Seven orifices bleeding
七:1.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,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,共分七个“七”。3.姓。
窍:1.窟窿:七窍。2.比喻事情的关键:诀窍。窍门儿。一窍不通。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血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说起“七窍流血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夸张场景。但它的实际用法是什么呢?举个例子:老张熬夜赶项目三天没合眼,结果汇报时被老板批评得一无是处,他当场脸色发青,同事们都说“看他那样子,气得快要七窍流血了”。这里的比喻并非真实描写,而是强调情绪冲击带来的巨大压力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会不会太血腥了?其实关键在于语境。就像我们说“气得冒烟”,没人会当真看到烟雾。最近看到有年轻人用“我追的剧烂尾了,气得七窍流血”来调侃,这种活用既有趣又保留了成语的冲击力。不过要注意,正式场合还是慎用为妙。
记得去年公司团建,市场部小王做PPT时误删文件,急得直抓头发。旁边的老李打趣道:“再这么折腾下去,你怕是要七窍生烟变七窍流血了。”全场哄笑中,紧张气氛瞬间化解。这说明在适当场合,这类成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调节作用。
个人觉得,这类夸张表达就像语言里的辣椒粉——少量提味,过量呛人。前两天看到学生作文写“数学题难到七窍流血”,批改时我笑着给他标注:下次试试“百思不得其解”如何?既保留趣味性,又更符合书面表达规范。
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,成语也要与时俱进。当我们在社交媒体看到“看完账单七窍流血”的幽默吐槽,不妨会心一笑。但也要记得,真正遇到难关时,与其气得七窍流血,不如深呼吸三次,毕竟现实生活可比成语复杂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