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tóu
  • liú
  • xuè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tóu pò liú xuè

成语解释:打破了头,血流满面。形容遭受惨败或严重的打击的样子

成语出处:宋·刘彦明《敦煌实录》:“贼欲破棺,撰叩头、数请,头破流血,贼义而释之,由是显名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多指失败

繁体字形:头破流血

英文翻译:Bleeding from a broken head

头破流血的意思

头:[tóu]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头。梳头。平头。分头。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。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头。笔头儿。中间粗,两头儿细。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头儿。提个头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!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蜡头儿。铅笔头儿。6.头目:李头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。7.方面:他们是一头儿的。心挂两头。8.第一:头等。头号。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头车。头马。头羊。10.姓。[tou]1.(头儿)名词后缀。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头。石头。骨头。舌头。罐头。苗头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头。扣头。饶头。嚼头儿。看头儿。听头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头。甜头儿。2.方位词后缀:上头。下头。前头。后头。里头。外头。

破:1.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:手破了。纸戳破了。袜子破了一个洞。2.使损坏;使分裂;劈开:破釜沉舟。势如破竹。破开西瓜。3.整的换成零的: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。4.突破;破除(规定、习惯、思想等):破格。破例。破记录。5.打败(敌人);打下(据点):攻破城池。大破敌军。6.花费:破钞。破费。破工夫。7.使真相露出;揭穿:说破。一语道破。案子已经破了。8.受过损伤的;破烂的:破衣服。房子很破了。9.讥讽东西或人不好(含厌恶意):谁看那破戏!
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
成语评论

“头破血流”这个成语,大家可能听过,但具体怎么用呢?比如,小明为了抢到限量球鞋,凌晨三点就去排队,结果被拥挤的人群推倒在地,摔得头破血流——这就是字面意思的“头破血流”。但成语更多时候是用来比喻“不顾一切硬闯,结果惨败”的状态。

有人问:“难道所有失败都能用这个词吗?”其实不然。比如老张创业时盲目扩张,把积蓄全砸进去,最后资金链断裂,赔得血本无归。这种因策略失误导致的重大挫折,用“头破血流”就很贴切。它强调的是“因鲁莽或固执而付出代价”,和普通失败有微妙区别。

再举个历史案例:战国时期,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纸上谈兵,接手父亲军队后硬碰硬攻打秦军,结果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。这就是典型的“不分析形势就蛮干,最终撞得头破血流”。你看,这个成语跨越千年依然鲜活,因为它戳中了人性中“盲目自信”的弱点。

现实中,很多人会在职场中“撞南墙”。比如同事小王为了证明自己,接下远超能力范围的项目,结果搞砸了还被领导批评。这时候同事可能会私下议论:“早劝他量力而行,非要撞到头破血流才罢休。”不过我个人觉得,这种经历未必全是坏事——至少能让人看清自己的边界,下次更懂进退之道。

还有人疑惑:“为什么非要用‘头破血流’这么血腥的比喻?”其实这正是汉语的精妙之处:用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,让人瞬间理解“不顾后果”的危险性。就像现在常说的“内卷到窒息”,都是用身体感受描述抽象压力。话说回来,遇到难题时,你是选择硬碰硬,还是像水一样绕开石头?这或许决定了我们会不会“头破血流”。

最后分享个观察:现代人更容易在信息爆炸中“头破血流”。比如有人同时炒股、炒币、开店,每天焦虑地盯着屏幕,结果哪个都没赚到。这时候需要的不是更拼命,而是停下来想想——方向比速度重要,认知比蛮干靠谱。毕竟,真正的聪明人会在撞墙前先摸清墙的厚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