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òu
  • xiāng
  • c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ǔ ròu xiāng cán

成语解释:比喻自相残杀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 刘元海载记》:“今司马氏骨肉相残,四海鼎沸,兴邦复业,此其时矣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;比喻自相残杀

繁体字形:骨肉相殘

英文翻译:fratricidal fighting

骨肉相残的意思

骨:[gǔ]1.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2.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3.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4.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[gū]1.〔骨朵儿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2.〔骨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声)。

肉:1.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。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。2.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:枣肉。冬瓜肉厚。3.不脆;不酥:肉瓤儿西瓜。4.性子慢,动作迟缓:肉脾气。那个人太肉,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。

相:[xiāng]1.互相:相像。相识。相距太远。不相上下。2.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:实不相瞒。好言相劝。3.姓。4.亲自观看(是不是合心意):相亲。相中。[xiàng]1.相貌;外貌:长相。聪明相。可怜相。狼狈相。2.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3.坐、立等的姿态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4.相位。5.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,每个绕组叫做一相。6.相态。7.观察事物的外表,判断其优劣:相马。8.姓。9.辅助:吉人天相。10.宰相:丞相。11.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12.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:傧相。

残:1.不完整:残本。2.快完的;剩下的:残冬。残羹剩饭。3.伤害;使不完整:摧残。4.凶恶:残暴。

成语评论

骨肉相残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亲人间互相伤害”,听起来沉重,但它的内涵值得细细琢磨。比如有人问:“为什么亲人之间反而容易产生激烈矛盾?”其实答案藏在人性深处——越是亲近的人,越容易因为利益分配、观念差异或情感纠葛,产生难以调和的冲突。

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某家族企业的两兄弟共同继承家业,却因经营理念不同闹到法庭相见。父亲临终前留下的“家和万事兴”叮嘱,在现实利益面前成了空话。这种“明明流着同样的血,却要争个你死我活”的剧情,正是成语的现实写照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难道血缘关系抵不过现实矛盾?”这需要辩证看待。我曾见过乡下老宅拆迁时,五兄妹为分房款大打出手;也见过汶川地震时,母亲用身体为孩子撑出生路。人性就像硬币的两面,既有自私的本能,也有牺牲的闪光。关键要看在冲突面前,我们选择放大哪一面。

换个角度想,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:亲密关系更需要经营智慧。就像园丁修剪盆栽,既要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枝干纠缠,又要定期松土施肥维系根本。现代社会常见“亲兄弟明算账”的做法,看似冷漠,实则是给亲情套上保护膜,避免因利益不清酿成悲剧。

若问我的个人看法,骨肉相残的本质是人性与规则的碰撞。当传统家庭伦理遭遇现代契约精神,与其纠结“该不该计较”,不如建立清晰的边界意识。毕竟真正牢固的亲情,经得起规则框架下的坦诚相待,这或许比单纯强调“血脉相连”更有现实意义。

下次听说亲戚为争房产闹翻时,不妨换个思路:与其指责人性凉薄,不如思考如何用制度预防矛盾。就像古人说的“亲疏有度”,保持适当分寸感,或许才是守护亲情的现代解法。阳光照进窗户时,灰尘会看得更清楚——但这不意味着房间本身不温暖。

骨肉相残的造句

  1. 造句 齐桓公死后,五子争位,骨肉相残。
  2. 造句 骨肉相残人情乖离不过是等闲之事,在那世界的深处,一出出神志迷离、血肉横飞的秘戏正在上演.
  3. 造句 这场战争成为一场拖拉的,可怕的,骨肉相残的斗争.
  4. 造句 这里有温柔婉转的柔肠爱恋,这里有伤心欲绝的骨肉相残。
  5. 造句 鲜衣怒马、胡姬如花;这是一个最冷酷的时代:骨肉相残、人命如芥;重生在这个时代,库狄琉璃的目标是:没有蛀牙……的活到老死。
  6. 造句 可为什么!为什么一定要这样,一定要骨肉相残!他要什么,只要我有的,我全都可以给他!可为什么要害死贵叔啊!
  7. 造句 义兄,是不是该结束这一切了呢?荒谬绝伦的骨肉相残,就让公瑾来阻止吧!
  8. 造句 当中华大地上军阀混战、内战,延烧到*弯的战火,让骨肉相残的一幕,在所有华人的心中激荡不已。
  9. 造句 今司马氏骨肉相残,四海鼎沸,兴邦复业此其时也,左贤王元海姿器绝人,斡宇超世,天若不恢崇单于,终不虚生此人也。
  10. 造句 骨肉相残,煮豆燃萁;兄弟相爱,灼艾分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