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ǔ ròu xiāng lián
成语解释: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。比喻关系密切;不可分割。
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 杨愔传》:“常山玉以砖叩头,进而言曰:‘臣与陛下骨肉相连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关系密切
繁体字形:骨肉相連
英文翻译:as closely linked as flesh and blood
骨:[gǔ]1.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2.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3.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4.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[gū]1.〔骨朵儿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2.〔骨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声)。
肉:1.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。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。2.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:枣肉。冬瓜肉厚。3.不脆;不酥:肉瓤儿西瓜。4.性子慢,动作迟缓:肉脾气。那个人太肉,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。
相:[xiāng]1.互相:相像。相识。相距太远。不相上下。2.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:实不相瞒。好言相劝。3.姓。4.亲自观看(是不是合心意):相亲。相中。[xiàng]1.相貌;外貌:长相。聪明相。可怜相。狼狈相。2.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3.坐、立等的姿态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4.相位。5.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,每个绕组叫做一相。6.相态。7.观察事物的外表,判断其优劣:相马。8.姓。9.辅助:吉人天相。10.宰相:丞相。11.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12.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:傧相。
连:1.连接:心连心。骨肉相连。天连水,水连天。藕断丝连。这两句话连不起来。2.连续;接续:连演一个多月。连打几枪。3.包括在内:连我三个人。连皮三十斤。连根拔。4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营,下辖若干排。5.姓。6.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(下文多有“也、都”等跟它呼应),含有“甚而至于”的意思:连爷爷都笑了。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。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?。连下棋也不会。连一天都没休息。
“骨肉相连”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,但具体怎么用呢?比如:“地震后,志愿者发现一位母亲紧紧搂着孩子,即便昏迷也不松手——这种骨肉相连的本能,让所有人动容。”这里不仅描述了血缘关系,更突出了生死关头的情感本能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骨肉相连只能形容父母子女吗?”其实不然。比如在小说里,主角对收养的妹妹说:“我们虽无血缘,但十几年相互扶持,早就是骨肉相连的家人了。”这说明情感积累也能突破生物学界限,关键在于“不可分割的羁绊”。
另一个例子来自生活场景:“老张退休后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,邻居笑他太宠孩子,他却说:‘看着这小家伙长大,早就是骨肉相连了,哪分得清谁宠谁。’”这里用轻松的语气,展现了跨代际的情感依赖,比直接说“亲情深厚”更有画面感。
有人疑惑:“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变化,这个成语还适用吗?”观察身边会发现,单亲家庭中父亲独自照顾重病女儿十年,同事评价他们“比寻常父女更骨肉相连”;年轻夫妻共同创业失败后互相打气,朋友感慨“他们简直是骨肉相连的战友”。可见,只要存在共同经历磨炼出的深度联结,这个成语依然鲜活。
我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既包含血肉之躯的具象感,又承载着超越物质的精神联结。就像拼图游戏中严丝合缝的两块碎片,分开时各自普通,合在一起却构成完整的画面——这或许就是“骨肉相连”在当代的价值隐喻。
最后看个反向用例:“公司强制要求员工‘骨肉相连式加班’,反而引发集体抗议。”这个黑色幽默的改编提醒我们:强行模仿自然情感的行为,就像给塑料花浇水,终究无法培养出真正的生命力。真正的联结,永远建立在自主选择与真实付出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