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ái fà hóng yán
成语解释:颜:脸色。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。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
成语出处:《宣和画谱 道释四》:“旧尝有痼疾,遇异人得修炼之术,却药谢医,以至引年,白发红颜,真有所得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定语;形容老人的容貌
繁体字形:白發紅顔
英文翻译:marry a woman many years younger than oneself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红:[hóng]1.像鲜血的颜色:红枣。红领巾。2.象征喜庆的红布:披红。挂红。3.象征顺利、成功或受人重视、欢迎:红运。开门红。满堂红。他唱戏唱红了。4.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:红军。又红又专。5.红利:分红。6.姓。[gōng]见〖女红〗。
颜:1.面容,脸色,脸面:容颜。开颜。颜面。颜色。笑逐颜开。鹤发童颜。2.色彩:颜料。五颜六色。3.姓。
说到“白发红颜”,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古装剧里的经典形象——比如满头银丝却面若桃花的世外高人,或是江湖中神秘莫测的奇女子。说白了,这成语就是形容人年纪大了但容貌依旧年轻,或者特指白发与红润脸色形成的反差感。举个例子,小区门口卖糖画的张大爷,明明六十多了,皮肤却透着健康的光泽,街坊们常打趣他“真是白发红颜,越活越精神”。
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:白发红颜到底是夸人还是损人啊?其实得看语境。比如闺蜜聚会时调侃朋友“你这白头发染得真时髦,配上这气色简直是白发红颜本颜”,这就是妥妥的赞美;但要是阴阳怪气地说“哟,您这白发红颜的,怕不是熬夜熬出来的吧”,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所以啊,说话的场合和语气才是关键。
要说这成语的妙处,还得看它在文学作品里的运用。金庸笔下的天山童姥就是个典型——满头银发配着少女容颜,光靠外貌描写就把人物矛盾感拉满。反观现实生活,现在越来越多的长辈注重养生保养,我二姨就是天天打太极加喝养生茶,五十多岁的人看着比我还容光焕发。依我看呐,白发红颜这事儿吧,三分靠基因,七分靠心态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词儿现在也被玩出新花样了。上次看脱口秀,演员吐槽自己“程序员标配:二十岁的白发,四十岁的红颜(黑眼圈)”,当场笑翻一片观众。你看,传统文化和现代梗一结合,立马就有了新生命。所以说成语哪有过时的,就看咱会不会用。
要我说,白发红颜最动人的地方,在于它打破了人们对年龄的刻板印象。见过退休教师组团学街舞的,也遇到过年轻创业者早生华发的,这年头谁规定白发必须配皱纹?就像我家楼下咖啡厅的老板娘说的:“白头发是我攒的阅历,好气色是我挣的体面,凑一块儿多有意思!”这话听着带劲,活脱脱就是个现代版白发红颜宣言。
说到底,与其纠结外貌是否符合传统审美,不如把白发红颜当成一种生活态度的代名词。毕竟岁月这把杀猪刀,有人选择躺平任嘲,有人偏要跟它过过招。下次再看到顶着银发还神采飞扬的人,别光顾着羡慕,不妨问问保养秘诀——说不定人家会神秘一笑:“秘诀?每天三杯奶茶配炸鸡,主要看基因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