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ǐ zhōng rú yī
成语解释:自始至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;不间断。
成语出处:《梁书 到洽传》:“明公儒学稽古,淳厚笃成,立身行道,终始如一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繁体字形:始終如一
英文翻译:be consist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
始:1.起头,最初,与“终”相对:开始。始终。始祖。始创。周而复始。2.才,刚才:方始。始悟(才觉悟到)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终:1.最后;末了(跟“始”相对):终点。告终。自始至终。2.指人死:临终(人将要死)。3.终归;到底:终将见效。终必成功。4.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:终日。终年。终生。终身。5.姓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“始终如一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例子,老张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跑步,十年如一日,邻居都夸他“做事始终如一”。这背后有什么值得思考的?
有人会问:“坚持一件事不无聊吗?”其实当我们观察那些书法家,他们每天练字三小时,笔墨纸砚成了生活节奏。这种重复不是机械劳动,而是像打磨玉石般,每笔都在塑造更好的自己。日积月累,普通宣纸上的字迹就有了金石之气。
工作中也有典型例子。小陈负责客户服务,每次接电话都保持温和语气,哪怕遇到投诉。三年后客户满意度跃升,这就是把“始终如一”变成职业竞争力的实证。这让我想到:稳定输出比偶尔爆发更有穿透力。
现代人常陷入误区,认为“变通”和“坚持”是对立的。其实好的始终如一自带弹性。就像河流奔涌向海,遇到岩石会绕道,但方向从未改变。我见过创业者调整商业模式十几次,但服务用户的初心始终没变。
值得警惕的是,有些表面坚持藏着惰性。比如重复使用过时方法却不改进,这属于“假性始终如一”。真正的坚持需要定期复盘,像园丁修剪枝叶,主干稳固才能让新芽更好生长。
下次看到坚持晨练的老人或深耕行业的匠人,不妨多留意他们的眼神。那种笃定的光芒,正是时间给始终如一者的特殊礼物。或许我们该问自己:在快速迭代的时代,什么才是值得坚守的“一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