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èn
  • zhōng
  • shǐ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èn zhōng rú shǐ

成语解释:慎:谨慎;如:象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
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始终要谨慎从事

繁体字形:慎終如始

英文翻译:begin well and end well

慎终如始的意思

慎:注意;小心:谨慎。不慎。慎重。

终:1.最后;末了(跟“始”相对):终点。告终。自始至终。2.指人死:临终(人将要死)。3.终归;到底:终将见效。终必成功。4.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:终日。终年。终生。终身。5.姓。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始:1.起头,最初,与“终”相对:开始。始终。始祖。始创。周而复始。2.才,刚才:方始。始悟(才觉悟到)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
成语评论

慎终如始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说白了就是“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认真”。比如你准备一场考试,前三个月拼命刷题,最后一周却摆烂刷剧,结果考砸了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没做到慎终如始”。

为什么人们总在最后关头掉链子? 因为越接近终点,大脑越容易产生“胜利在望”的错觉。就像跑马拉松时,看到终点线反而会突然腿软。我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,她提前半年订好了场地和婚纱,结果婚礼前一天才发现捧花没准备,急得差点用塑料花凑数。

职场里有个真实案例:某科技公司开发新APP,团队前半年加班加点,却在最后测试阶段为了赶进度跳过漏洞检查。结果上线当天出现闪退bug,用户评分直接跌到2星。这就像精心烤制蛋糕却在最后忘记关烤箱,把完美的戚风烤成焦炭。

怎么培养慎终如始的习惯? 我的土方法是“假装今天是第一天”。每次写方案快收尾时,我会重新打开空白文档,假装刚接到任务重新梳理逻辑。这样往往能发现之前忽略的细节,就像擦眼镜时才发现镜片早就糊了。

有个反常识的发现:把事情拆分成更多小阶段反而更有效。比如把“完成年度目标”切成12个“月目标”,再切成30个“日目标”。每次完成小目标就像游戏通关,反而能保持全程的新鲜感。就像吃巨型汉堡时切成四块,比直接啃更不容易腻味。

最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:那些能慎终如始的人,往往都有点“强迫症属性”。我家楼下早餐铺的老板,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凌晨三点起来磨豆浆,他说“关门前一小时和开门第一小时同样重要”。这种态度让他的铺子成了社区网红店,连城管大哥都常来光顾。

在这个追求即时反馈的时代,慎终如始更像是一种反脆弱的生存策略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成果往往藏在最后10%的坚持里,就像煲汤的关键在于熄火后的余温焖煮。下次当你想提前放弃时,不妨试试把手机屏保换成“别死在终点线前五米”。

慎终如始的造句

  1. 造句 防意如城,远离腐败筑堤坝;慎终如始,恪守桑榆重晚节。
  2. 造句 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  3. 造句 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”。良好形象的树立需要终其一生的努力,而败坏这种形象只须一个简单的动作。写好人生的“点睛”之笔,留一个完美、干净的背影。
  4. 造句 同时,新钢不断打造企业文化,“革旧鼎新、慎终如始”的企业精神深入人心。
  5. 造句 他没有做到慎终如始,竟这样荒唐可悲的过早离开了人间。
  6. 造句 愿陛下求贤纳谏,慎终如始,子孙皆贤,臣民得所而已。
  7. 造句 另一种解释是教人慎终如始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始终如一。
  8. 造句 工作已经进行到快要收尾的时候,这当口更要认真对待,要慎终如始,否则就会功亏一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