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èn
  • zhōng
  • ch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èn zhōng rú chū

成语解释:慎:谨慎;如:像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

成语出处:晋·卢谨《赠刘琨》:“温温恭人,慎终如初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始终要谨慎从事

繁体字形:慎終如初

英文翻译:Be careful at last

慎终如初的意思

慎:注意;小心:谨慎。不慎。慎重。

终:1.最后;末了(跟“始”相对):终点。告终。自始至终。2.指人死:临终(人将要死)。3.终归;到底:终将见效。终必成功。4.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:终日。终年。终生。终身。5.姓。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初:1.开始的:初夏。初冬。2.开始的一段时间:年初。月初。本学期初。3.第一个:初伏。初旬。初一(农历每月的第一天,等于“第一个一”,区别于“十一、二十一”)。初十(农历每月的第十天,等于“第一个十”,区别于“二十、三十”)。4.第一次;刚开始:初试。初出茅庐。初学乍练。5.最低的(等级):初级。初等。6.原来的:初心。初志。初愿。7.原来的情况:和好如初。8.姓。

成语评论

“慎终如始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的核心道理其实特别接地气——做事要像刚开始一样认真,直到最后一刻。举个例子,小明刚入职时每天早到公司、主动加班,但三个月后却踩点打卡、工作敷衍。这时候同事提醒他:“如果能慎终如始,你的晋升机会可能早就来了。”你看,这个成语就像个警钟,提醒我们别让最初的热情被时间冲淡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很多人开头热血沸腾,后来却坚持不下去?”其实这和大脑的“新鲜感陷阱”有关。就像健身卡总在二月被闲置,新买的书读不完前五章——我们容易被新鲜事物刺激多巴胺分泌,但缺乏把短期兴奋转化为长期习惯的机制。这时候“慎终如始”就像个进度条校准器,帮我们把注意力从“开头的新奇”转向“持续的优化”。

职场中如何实践这个道理?项目经理老王有个妙招:给每个项目设计“里程碑仪式感”。比如产品上线前夜,团队会复刻立项时的火锅聚餐;季度总结PPT里永远保留第一版的手写草稿。这些细节不断唤醒团队对初心记忆,就像给汽车长途行驶时设置的充电桩,让慎终如始变得可持续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慎终如始≠固执己见。去年有个创业案例很典型:某App团队前期调研充分,却在市场变化时坚持“保持初心”,拒绝调整商业模式,结果被竞品超越。这说明真正的慎终如始,应该像掌舵而不是抛锚——既要紧盯目标不偏移,也要根据风向调整船帆。

观察身边活得通透的人,发现他们有个共性:把“完成”本身当成奖励。邻居张阿姨坚持晨跑十年,她说秘诀是“每次系鞋带时都像第一次去操场那样期待”。这种心态消解了坚持的痛苦,让慎终如始变成自然习惯。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咬牙硬撑,而是找到让过程自带愉悦感的方式。

最后想说,在这个追求即时反馈的时代,慎终如初更像是对抗浮躁的锚点。它不要求我们时刻紧绷,而是提醒在倦怠时回望起点——那些曾经让你双眼发亮的理由,或许就藏在下一个坚持的脚印里。

慎终如初的造句

  1. 造句 慎终如初少败事,久赌必输警示人。
  2. 造句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,慎终如初少败事。
  3. 造句 “慎终”就是慎终如初,这历来为仁人志士赞赏。
  4. 造句 胜不骄,败不馁;不畏于难,不疏于易;永不懈怠,慎终如初,方可立于不败之地。
  5. 造句 陛下又思慎终如初,长福百姓,天下幸甚。
  6. 造句 如果自觉做到严以律己,警惕诱饵;如果始终保持两袖清风,廉洁奉公;如果一丝不苟慎独慎微,慎终如初,他甚至可能成为和黎剑一样的公安战线先进模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