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ǐ
  • zhōng
  • ruò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ǐ zhōng ruò yī

成语解释:同“始终如一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周书·于谨传》:“故功臣之中,特见委信,始终若一,人臣间言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始自终一个样子

繁体字形:始終若一

英文翻译:be consist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

始终若一的意思

始:1.起头,最初,与“终”相对:开始。始终。始祖。始创。周而复始。2.才,刚才:方始。始悟(才觉悟到)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
终:1.最后;末了(跟“始”相对):终点。告终。自始至终。2.指人死:临终(人将要死)。3.终归;到底:终将见效。终必成功。4.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:终日。终年。终生。终身。5.姓。

若:[ruò]1.如;好像:安之若素。欣喜若狂。若隐若现。旁若无人。若无其事。2.姓。3.如果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4.人称代词。你:若辈。[rě]见〖阿兰若〗、
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成语评论

始终若一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说白了,就是“从开始到结束都不改变”。比如有人坚持每天早起读书,风雨无阻,这就是“始终若一”。不过,人真的能做到一直不变吗?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意思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有人想减肥,第一周拼命运动,第二周开始偷懒,第三周彻底放弃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无法始终若一”。但反过来说,如果能保持每周三次规律锻炼,哪怕强度不高,反而更容易长期坚持。这里其实藏着个矛盾:绝对的“不变”可能反而不现实,但“方向不变+方法灵活”或许才是真谛。

有个朋友开餐馆的故事挺有意思。他坚持“现炒现卖”的特色十年没变,但会根据时令调整菜单,用当季新鲜食材。这算不算“始终若一”?在我看来,守住核心价值的同时适度调整,比死守形式更重要。就像河流始终流向大海,但河道可以蜿蜒。

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品质?信息爆炸让人容易分心,短视频刷个不停的年代,能专注做好一件事反而成了稀缺能力。有个调查说,坚持写日记超过三年的人,焦虑水平比普通人低40%——持续做简单重复的事,本身就有治愈力。

最后说点实在的。与其苛求自己“永远不变”,不如找件值得坚持的小事开始。比如每天睡前读10页书,或者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。这些微小的“始终若一”,积累起来就是改变生活的力量。毕竟,人生不是短跑冲刺,而是带着节奏的马拉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