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ī
  • dōng
  • liú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ù zhī dōng liú

成语解释: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丧失,前功尽弃,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。

成语出处:唐 高适《封丘县》诗:“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付与东流水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成果丧失,前功尽弃

繁体字形:付之東流

英文翻译:all one 's efforts wasted

付之东流的意思

付:1.交给:交付。托付。付表决。付诸实施。付之一炬。尽付东流。2.给(钱):付款。支付。3.姓。4.同“副2”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东:1.方位词。四个主要方向之一,太阳升起的一边:东边儿。东方。东风。东城。城东。大江东去。2.主人(古时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:房东。股东。东家。3.东道:我做东,请你们吃饭。4.姓。
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
成语评论

付之东流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扔到向东流的河里”,比喻努力白费或成果完全消失。比如有人花一年时间准备考试,结果忘带准考证被取消资格,可以说:“他的努力全付之东流了。”这种场景是不是让人既无奈又惋惜?

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是“东流”而不是其他方向?其实这和古代地理认知有关——中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,比如长江黄河,古人用“东流”代指无法逆转的流逝感。就像你存了半年的钱想买手机,结果手机掉进河里,只能眼睁睁看着存款“随波而去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成语只能用在物质损失上吗?”当然不是。比如朋友精心策划求婚仪式,结果暴雨导致场地被淹,这时候说“浪漫计划付之东流”更显情感层面的遗憾。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本的比喻,又拓展到抽象事物的范畴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个看似消极的成语其实藏着积极启示。去年我参与创业项目,三个月后因政策调整被迫终止。虽然成果“付之东流”,但积累的行业认知成为新工作的跳板。就像农民遇到洪灾颗粒无收,但冲刷过的土地反而更肥沃——有些“失去”可能为未来埋下种子。

当代人常陷入“必须看到结果”的焦虑,其实不妨换个视角:那些看似“东流”的付出,可能正在冲刷出更适合机遇的河床。就像你写了两周的文章被误删,重写时反而思路更清晰。水流带走的或许只是表象,真正重要的东西会像河底的鹅卵石,在冲刷中越发圆润坚实。

付之东流的造句

  1. 造句 不管我多么努力的改变自己,遇到你,一切都付之东流,被打回原形,继续拼了命的爱你。
  2. 造句 曾经幻想的未来即将付之东流。
  3. 造句 他的努力付之东流,没有得到大家的承认。
  4. 造句 他听说银行倒闭,10万元的存款付之东流,泥塑木雕般坐了半天,后来就精神失常了。
  5. 造句 艺术创作上不存在孤注一掷,任何心血都不会付之东流。如同我的"奇迹",那些影响都深植于我的骨骼血脉与我融会贯通于一处,所以我不绝望,艺术,不存在流产。
  6. 造句 曾今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了。
  7. 造句 一群人忙活了一中午,都付之东流了。
  8. 造句 我不想让曾经的辛苦都付之东流,人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。
  9. 造句 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,怎不叫他心痛惋惜?
  10. 造句 我几近崩溃。100多天的辛苦付之东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