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ù yǔ dōng liú
成语解释:付:交给;东流:向东的河流。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丧失,前功尽弃
成语出处:唐·高适《封丘县》诗:“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付与东流水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成果丧失,前功尽弃
繁体字形:付与东流
英文翻译:To the East
付:1.交给:交付。托付。付表决。付诸实施。付之一炬。尽付东流。2.给(钱):付款。支付。3.姓。4.同“副2”。
与:[yǔ]1.给:赠与。与人方便。信件已交与本人。2.交往:相与。与国(友邦)。3.赞许;赞助:与人为善。4.等待:岁不我与(时光不等人)。5.姓。6.跟;向:与虎谋皮。与困难作斗争。7.和:工业与农业。批评与自我批评。[yù]参与:与会。[yú]同“欤”。
东:1.方位词。四个主要方向之一,太阳升起的一边:东边儿。东方。东风。东城。城东。大江东去。2.主人(古时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:房东。股东。东家。3.东道:我做东,请你们吃饭。4.姓。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“付与东流”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它形容努力、希望或心血像河水东流一样白白消失。比如有人拼命备考却因意外缺考,可以说“他的努力最终付与东流”。这种表达既点出结果不如预期,又带着一丝无奈感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用‘东流’而不是其他方向?”其实这和古人观察自然现象有关。中国大部分江河向东流,一去不返的特性恰好能比喻不可逆转的损失。比如企业投入巨资研发新产品,却因政策变化被迫终止项目,这时用“所有投入付与东流”就能精准传达遗憾。
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朋友小张曾花三个月策划旅行,结果出发前护照过期,精心安排的行程全泡汤。他苦笑着说:“感觉热情都付与东流了。”这种时刻虽然沮丧,但换个角度看,过程中的收获——比如规划能力提升、对目的地的了解——其实并未完全消失。
成语背后是否藏着积极意义?我个人认为,它更像面镜子:既提醒我们接受世事无常,也暗示事前风险评估的重要性。就像农民不会因为可能遭遇天灾就放弃耕种,我们也不能因害怕“付与东流”而停止尝试。重要的是在行动时保持清醒,把“东流”的可能性纳入考量。
如何避免过度纠结结果?或许可以学学自然界的水流。河水东逝虽不可逆,却在沿途滋养土地、形成地貌。那些看似白费的努力,可能在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应变能力或思维方式。就像作家反复修改却最终弃用的文稿,那些文字训练早已化作笔力的一部分。
下次遇到“付与东流”的境况,不妨给自己泡杯茶,把注意力从结果转移到过程。毕竟连苏轼都说过“事如春梦了无痕”,有些经历的价值,本就不在于是否留下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