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ǎn shān biàn yě
成语解释: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
成语出处: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:“他坐镇延安,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,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!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数量多
繁体字形:滿山遍野
英文翻译:all over the mountains and plains
满:1.全部充实;达到容量的极点:会场里人都满了。装得太满了。2.使满:满上这一杯吧!3.达到一定期限:假期已满。不满一年。4.全;整个:满身油泥。满屋子的烟。5.完全:满不在乎。满有资格。6.满足:满意。心满意足。7.骄傲:自满。满招损,谦受益。8.姓。9.满族:满人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遍:1.满;布满:我们的朋友遍天下。满山遍野。2.量词。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一遍:看了三遍。
野:1.野外:旷野。野地。野火。野战。2.界限:视野。分野。3.指不当政的地位(跟“朝”相对):下野。在野。4.属性词。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家”相对):野兽。野兔。野菜。野花。野草。5.蛮横不讲理;粗鲁没礼貌:野蛮。粗野。撒野。这人说话太野。6.不受约束:野性。放了几天假,心都玩野了。7.姓。
“满山遍野”这个词儿,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?比如春天去看油菜花田,金黄的花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,这时候你一拍大腿:“哎哟,这花开得满山遍野啊!”既生动又贴切。
问题一:什么时候用这个词最合适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家亲戚种了五百亩柑橘树,去年大丰收。你站在山头一望,橘子像小灯笼似的挂满每棵树,从眼前这座山连到对面那座山。这时候说“果园里满山遍野都是橘子”,可比“很多橘子”带劲儿多了。
问题二:能不能用在抽象场景?当然行!比如直播带货突然火起来那阵子,各大平台的主播都在卖同类商品。这时候形容“直播间满山遍野都是卖螺蛳粉的”,既夸张又有趣,还能让人会心一笑。
有个冷知识挺有意思:这个成语原本特指自然景象,但现代人用得越来越灵活。前些天我在古镇旅游,看见民宿广告从村口贴到半山腰,当地人打趣说:“现在满山遍野都是网红民宿咯!”你看,连人造景观也能这么形容。
问题三:会不会用得太夸张?关键看语境。要是小区里开了三家便利店就说“满山遍野”,确实夸张。但如果是西北的胡杨林景区,秋天树叶金黄连绵几十公里,这么说反而显得不够劲——这时候就该用“铺天盖地”升级版了。
我特别喜欢这个成语的“生长感”。去年在川西徒步时,向导指着正在恢复的草场说:“再过两年,这里又会满山遍野开满格桑花。”这句话里既有时间流动的期待,又带着自然修复的力量,比单纯说“开很多花”动人得多。
最近发现个新用法:刷短视频时,突然某类内容扎堆出现。比如冬奥期间,滑冰教学视频突然“满山遍野”冒出来。这种用法带点调侃,反而比正经描述更传神,可见语言确实活在老百姓的日常里。
最后说个实用建议:下次写游记或文案时,试试把“到处都是”换成“满山遍野”。比如形容夜市小吃摊,可以说“满山遍野的霓虹灯招牌”,立马让文字有了跃动的节奏感。不过切记,好调料也不能顿顿用,关键得看菜下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