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óng pán fèng zhù
成语解释:谓贤者遁世归隐。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水龙吟》词:“古来云海茫茫,道山绛阙知何处?人间自有,赤城居士,龙蟠凤翥。清净无为,坐忘遗照,八篇奇语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龍蟠鳳翥
英文翻译:Long pan and Feng Zhu
龙:1.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2.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:龙颜。龙廷。龙袍。龙床。3.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:龙舟。龙灯。龙车。龙旗。4.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5.姓。
蟠:屈曲;环绕:龙蟠虎踞。
凤: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。雄的叫凤,雌的叫凰。
翥:(鸟)向上飞:龙翔凤翥。
“龙蟠凤翥”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抽象,但拆开来看就明白了:龙盘绕、凤飞翔,合在一起常用来形容事物气势恢宏或人才聚集。比如你站在黄山顶上,看到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奇峰怪石,就能用“山势龙蟠凤翥,如天神执笔挥洒的墨痕”来形容眼前景象。
问题一: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写自然风光吗? 当然不是!最近参观科技园区时,看到几十家初创公司的LOGO墙层层叠叠延伸到天花板,我突然想到:“这片龙蟠凤翥的创新森林里,每个图标都在讲述破土而出的故事。”这里既保留了原意中“聚集”的概念,又注入了现代气息。
书法展上见过更巧妙的用法。有位艺术家用狂草写“福”字,墨迹转折处真有几分龙腾凤舞的架势。导览员介绍说:“这幅字的妙处就在龙蟠凤翥的笔意,笔锋藏着吉祥的密码。”这种虚实结合的用法,让传统文化符号焕发新意。
问题二:日常生活中怎么自然运用? 上周参加读书会就听到有趣的说法。当讨论到某个作家粉丝群时,主持人调侃道:“别看我们读书会才二十人,放在文学圈里也算得上龙蟠凤翥的小江湖了。”现场顿时笑声一片,既点明了群体特质,又带着自嘲的幽默感。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就像调色盘里的钴蓝色——用得好能瞬间提升画面质感,但需要找准使用场景。比如形容老城区的巷弄,说“青瓦白墙间藏着龙蟠凤翥的烟火气”,就比单纯说“历史悠久”更有画面感。关键要抓住“聚集而不杂乱,灵动而不失秩序”的核心意象。
最近帮朋友修改创业计划书时,把“优秀团队”改成了“龙蟠凤翥的人才矩阵”,投资人反馈说这个表述既有文化底蕴又显专业。可见老成语穿新衣,照样能在现代语境里发光发热。下次遇到人才济济的场面,不妨试试这个自带光影效果的形容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