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ǔ wǔ huān xīn
成语解释:同“欢欣鼓舞”。
成语出处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一回:“一个个鼓舞欢欣,出门上马而去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非常高兴
繁体字形:皷舞歡俽
英文翻译:To inspire and rejoice
鼓: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8.姓。
舞:1.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:舞蹈。舞技。舞姿。舞会。舞剑。舞女。舞曲。舞台。2.耍弄:舞弊。舞文弄墨。
欢:1.快乐;高兴:欢喜。欢乐。欢迎。欢送。欢呼。2.指所喜爱的人(多指情人):新欢。3.起劲;活跃:火着得很欢。雨越下越欢。文娱活动搞得挺欢。
欣:1.喜悦:欢欣。欣喜。欣慰。欣逢佳节。2.姓。
说到“鼓舞欢欣”,许多人会联想到热闹的庆典或成功的时刻。比如“张灯结彩的街道上,人们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”,这个画面用“喜气洋洋”形容再合适不过。但问题来了:为什么这类成语能快速传递积极情绪?其实它们往往用具体场景触发联想,比如“手舞足蹈”让人直接想到动作,“眉开眼笑”则刻画了表情细节。
再举个例子,“听说团队拿下年度大奖,办公室里顿时欢欣鼓舞”。这里的“欢欣鼓舞”不仅描述情绪,还隐含集体行动的力量。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成语只能用在正式场合吗?完全不是!朋友聚会时的一句“今天大家这么兴高采烈,不如拍个合照”,就能让日常对话更有画面感。
个人认为,这类成语就像情绪快捷键。现代人生活节奏快,用“心花怒放”比说“非常开心”更能高效传递状态。不过要注意语境差异——比如“普天同庆”适合宏大叙事,而“乐不可支”更适合个人趣事。试着比较这两句:“孩子收到玩具时乐不可支”和“赛事夺冠后举国普天同庆”,就能感受到尺度差异。
最后分享个观察:短视频时代让很多成语“活”了起来。比如“载歌载舞”这个成语,配上少数民族节庆的十五秒短片,比文字解释直观十倍。这种视觉化传播或许能让传统词汇焕发新生,毕竟人类对画面的感知永远比文字更快更直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