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ān xīn gǔ wǔ
成语解释:形容欢乐振奋,感情激动。
成语出处: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三国》:“故因名以劝实,因文以全质,而天下欢忻鼓舞于敦实崇质之中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非常高兴
繁体字形:歡忻皷舞
英文翻译:Joyful and encouraging
欢:1.快乐;高兴:欢喜。欢乐。欢迎。欢送。欢呼。2.指所喜爱的人(多指情人):新欢。3.起劲;活跃:火着得很欢。雨越下越欢。文娱活动搞得挺欢。
忻:1.同“欣”。2.忻州,地名。在山西中部偏北。
鼓: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8.姓。
舞:1.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:舞蹈。舞技。舞姿。舞会。舞剑。舞女。舞曲。舞台。2.耍弄:舞弊。舞文弄墨。
说到“欢忻鼓舞”,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?想象一下:村里人围在广场上敲锣打鼓,孩子们举着糖葫芦追逐打闹,老张头正把新写的春联往门上贴——这不正是最贴切的生活场景吗?这个成语就像个自带BGM的镜头,把那种集体性的喜悦直接送到眼前。
有人可能要问:“这和普通的高兴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“集体共鸣”。去年我们公司拿下年度创新奖时,平时严肃的财务大姐居然跳起了广场舞,连保洁阿姨都跟着哼小曲儿。这种像水波纹般扩散的快乐,就是“欢忻鼓舞”特有的感染力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还记得社区解封那天吗?楼下的理发店师傅抄起推子给排队的人免费剃头,面包店老板把积压的面包分给路过的小朋友。这种困境过后的集体释放,比任何词典解释都生动。我发现,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“久旱逢甘霖”式的群体情绪转折。
要说个人体会,有次在山里徒步迷路三小时后突然看见指路牌,整个人蹦起来对着山谷大喊——这算不算微观版的欢忻鼓舞?其实情感的浓度不分场合大小,重要的是那种冲破阻滞的畅快感。现代人常说“小确幸”,我倒觉得可以偶尔追求这种“大欢喜”。
有人担心这种传统成语会不会过时?看看直播间的弹幕就知道,“泪目”“燃起来了”这些网络用语,本质上和“欢忻鼓舞”传递的是同一种情绪电流。语言形式在变,但人类对共享喜悦的需求永远鲜活。下次团建成功时,试着用这个词形容现场,说不定能唤醒文化基因里的共鸣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当你在地铁口看见街头艺人表演,围观人群自发跟着节奏拍手,这时候的场面该用什么词形容?对喽,正是我们说的这个活色生香的成语。生活中的欢乐剧本,每天都在等待合适的词语来认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