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ān xīn yǒng yuè
成语解释:忻:同“欣”。欢乐热烈的样子
成语出处:《元史·窦默传》:“今天顺人应,诞登大宝,天下生民莫不欢忻踊跃,引领盛治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场面
繁体字形:欢忻踊跃
英文翻译:Happy and enthusiastic
欢:1.快乐;高兴:欢喜。欢乐。欢迎。欢送。欢呼。2.指所喜爱的人(多指情人):新欢。3.起劲;活跃:火着得很欢。雨越下越欢。文娱活动搞得挺欢。
忻:1.同“欣”。2.忻州,地名。在山西中部偏北。
踊:往上跳:踊跃。
跃:1.跳:跳跃。飞跃。一跃而过。2.姓。
提到“欢忻踊跃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会联想到热闹的场景,但它具体用在哪里最贴切呢?举个例子,社区组织垃圾分类活动时,原本冷清的公告栏前突然挤满了人——张阿姨主动教邻居分类技巧,李大爷忙着分发宣传手册,孩子们举着画报跑来跑去。这时候用“整个小区欢忻踊跃,连空气都透着活力”来形容,是不是特别生动?
有人可能会问:“欢忻踊跃和普通的高兴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群体参与的主动性。比如公司推出新项目,同事们不仅鼓掌叫好,还抢着报名加入工作组,甚至下班后自发讨论方案。这种既兴奋又付诸行动的状态,才是这个成语的精髓。
我曾在山区支教时见过这样的场景:听说要建图书角,孩子们把自家板凳都搬来了教室,个子高的主动擦窗户,细心的女生整理捐赠的书籍,连最腼腆的小男孩也红着脸问“我能画黑板报吗”。这种自发的集体热情,用“欢忻踊跃”描述再合适不过。
现代社会常强调“参与感”,其实古人早用四个字说透了。当线上的点赞变成线下的实际行动,当口头支持转化为真实付出,就是欢忻踊跃的最佳诠释。下次同学聚会有人提议做义工,或是邻居群讨论楼道美化方案时,留心观察那些发光的眼神和停不下来的手脚,你会发现这个成语从未过时。
文字的力量在于唤醒共鸣。试着用“欢忻踊跃”形容你见过的最动人的协作场景,或许能帮别人重新发现:原来我们身边从不缺少积极向上的力量,只是需要合适的词语来点亮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