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iǎo jīng yú kuì
成语解释:溃:溃散。象鸟惊飞,象鱼溃散而逃。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。
成语出处:《隋书 杨玄感传论》:“民为凋尽,徭戍无期,率土之心,鸟惊鱼溃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失败
繁体字形:鳥驚魚潰
英文翻译:The birds are frightened and the fish are ruined
鸟:[niǎo]1.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体温恒定,卵生,嘴内无齿,全身有羽毛,胸部有龙骨突起,前肢变成翼,后肢能行走。一般的鸟都会飞,也有的两翼退化,不能飞行。如燕、鹰、鸡、鸭、鸵鸟等都属于鸟类。2.(Niǎo)姓。[diǎo]同“屌”。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。
惊: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惊慌。吃惊。2.惊动:打草惊蛇。3.骡、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:马惊了。
鱼:1.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生活在水中,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,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。种类极多,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。大部分可供食用。2.(Yú)姓。
溃:[kuì]1.(大水)冲破(堤坝)。也引申为突破:溃决。溃围(突破包围)。2.被打垮:溃退。溃不成军。3.腐烂:溃烂。溃疡。[huì]疮溃烂:溃脓。
“鸟惊鱼溃”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公司突然宣布要临时加班,原本热火朝天的办公室瞬间鸦雀无声,同事们就像受惊的鸟群一样匆忙收拾东西,有人连电脑都忘了关就往外跑。这时候主管站在门口喊了句:“咱们先开个短会明确分工!”场面才慢慢稳定下来。
为什么用“鸟惊鱼溃”形容这种场景?其实这个成语特别擅长描绘“突发状况下的集体慌乱”。就像你往池塘里扔块石头,鱼群会突然四散;树林里突然响起鞭炮声,鸟群也会扑棱棱乱飞。这种连锁反应式的混乱,恰恰是人类社会的真实写照——当意外发生时,如果缺乏有效引导,群体很容易失去方向。
我曾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见过类似情形。去年台风预警发布时,超市里抢购物资的居民把货架都挤歪了,收银台前的队伍扭成了麻花。这时候有位退休教师举起喇叭说:“每人限购两桶水,我来帮大家列清单。”这句话就像定海神针,让无序变成了有序。这让我想到:“鸟惊鱼溃”不只是形容混乱,更暗示着建立秩序的可能性。
现代人怎么避免陷入这种状态?关键在“提前预案”和“信息透明”。上周朋友公司的服务器突然瘫痪,技术部第一时间群发了处理进度表,还开了个五分钟的语音会议。原本可能要乱作一团的团队,反而有条不紊地切换到备用方案。可见面对突发事件时,明确的指引比恐慌传播更有力量。
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深呼吸三秒钟。想想水面的涟漪终会平静,惊飞的候鸟也会重新找到航线。生活中的“鸟惊鱼溃”时刻,或许正是锻炼我们应变能力的宝贵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