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ǎ rú liú shuǐ
成语解释:形容人马熙攘。
成语出处:元·揭傒斯《居庸行》:“关门两向当天开,马如流水车如雷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热闹场面
繁体字形:馬如流水
英文翻译:Horse like water
马: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马蜂。马勺。3.姓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“马如流水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常被用来形容人马流动迅速、场面繁忙的景象。比如:“早高峰的地铁站口,人群马如流水般涌入闸机,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赶时间的紧迫感。”这里既描绘了动态画面,又暗示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特征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车水马龙”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视角差异。“车水马龙”侧重静态场景的持续状态,而“马如流水”更强调流动过程中的速度感。比如描述物流仓库时可以说:“传送带上的包裹马如流水般划过扫码器,智能系统实时更新着每件货物的轨迹。”
我在实地考察某网红奶茶店时,目睹过这样的场景:“取餐柜台前的顾客排成游龙,制作间的员工马如流水般传递原料,摇茶声与叫号声此起彼伏。”这种具象化描述能让读者瞬间在脑海中构建出生动的商业图景。
为什么现代场景也适用这个成语?其实语言会随时代进化。当我们在科技园区看到这样的场景:“程序员们马如流水地穿梭于会议室和工位之间,键盘敲击声与电话铃声交织成数字时代的交响乐。”传统意象与现代元素的碰撞,反而能产生独特的表达张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更适合描述“有序的忙碌”。若用在混乱场合反而失真,比如交通事故现场就不宜使用。好的文字表达就像调色板,成语的选择要符合场景的“色彩温度”。
下次观察商场促销活动时,不妨试试这样描述:“促销员马如流水般递出试吃品,消费者穿梭在货架间,整个空间充斥着包装袋的摩擦声和优惠信息的广播声。”你会发现,恰当的成语运用能让文字产生电影镜头般的流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