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ǒu wěi jiā gōng
成语解释:夹: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。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
成语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90回:“乾佑遣将,率精骑数万,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,首尾夹攻,官军骇乱,大败而奔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战争或处事
繁体字形:首尾夾攻
英文翻译:Head and tail attack
首:1.头:昂首阔步。2.领袖;领导人:元首。首长。3.最先;开始:首创。4.第一;最高:首要。首席代表。5.告发:自首。出首。6.量词。用于诗歌、歌曲等:一首诗。民歌百首。
尾:[wěi]1.尾巴。2.事物的末端:队尾。尾声。3.跟在后面:尾随。4.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;尚未了结的事情:尾数。扫尾工作。5.量词。用于鱼:一尾鱼。6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[yǐ]1.马尾(wěi)上的长毛:马尾罗。2.蟋蟀等尾(wěi)部的针状物:三尾儿。
夹:[jiā]1.从两旁钳住:使劲儿夹住。2.两旁有物限制住,在两者之间:两山夹一水。夹峙。3.搀杂:夹生饭。夹杂。4.夹东西的器具:竹夹子。夹剪。卷(juǎn)夹。[jiá]1.两层的衣服:夹衣。夹被。2.古同“铗”,剑把子。[gā]1.〔夹肢窝〕腋下。2.(夾)[xiá]古同“狭”,狭窄。
攻:1.攻打;进攻(跟“守”相对):围攻。攻城。能攻能守。攻下敌人的桥头堡。2.对别人的过失、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:群起而攻之。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。3.致力研究;学习:专攻。一门心思攻外语。4.姓。
“首尾夹攻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例子:小明刚入职新公司,既要快速适应工作节奏,又被家里催婚催得紧,简直像被人前后包抄。这时候他苦笑着说:“现在真是首尾夹攻,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。”你看,这个成语把两头的压力感形容得多生动!
为什么说“首尾夹攻”特别适合职场场景?最近有个朋友做项目,客户上午改需求,下午领导要进度汇报,她形容自己像“汉堡里的肉饼被上下夹击”。这种具象化的表达,比单纯说“压力大”更有画面感。其实成语用得好,就像给语言加了特效镜头。
有人问:遇到首尾夹攻只能认命吗?当然不是!去年我负责展会筹备时,供应商延期和预算削减同时发生。当时我把任务拆解成小时制清单,还主动找同事分担接待工作。结果展会反而比预期提前三天完成布置。这说明困境本身藏着转机,关键是找到突破口。
现代人常陷在多线程任务里,手机消息提醒和待办事项就像电子版的首尾夹攻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“夹攻”也在训练我们的抗压能力。就像健身要练不同肌群,生活中适度的压力刺激反而能提升适应力。下次觉得被两头夹击时,不妨试试给自己设定个“压力停损点”,比如专注处理一件事半小时后再切换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你觉得“首尾夹攻”和“腹背受敌”有什么区别?前者更像主动选择下的被动局面,比如同时推进两个项目;后者则偏向完全被动的危机状态。理解这些细微差别,下次用成语时就能更精准地戳中别人的共鸣点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