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ùn jiǎo chuī xiōng
成语解释:同“顿足搥胸”。
成语出处: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打碎的碗》:“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:‘没用的东西们,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,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!’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
繁体字形:頓脚搥胷
英文翻译:stamp one 's feet and beat one 's breast
顿:[dùn]1.稍停:他顿了一下,又接着往下说。2.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: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。3.(头)叩地;(脚)跺地:顿首。顿足。4.处理;安置:整顿。安顿。5.立刻;忽然:顿然。顿悟。顿生邪念。6.用于吃饭、斥责、劝说、打骂等行为的次数:一天三顿饭。被他说了一顿。7.姓。8.疲乏:困顿。劳顿。[dú][冒顿]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。
脚:[jiǎo]1.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,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。2.物体的最下部:山脚。墙脚。3.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:脚夫。脚行。[jué]同“角(jué)”。现多用角。
捶:用拳头或棒槌敲打:捶背。捶衣裳。
胸:1.人和陆生脊椎动物(四足类)躯干的一部分。位于颈部(或头)与腹部之间。2.指心里(与思想、见识、气量等有关):心胸。胸有成竹。
说到“顿脚捶胸”这成语啊,说白了就是形容人特别着急或者懊恼的样子。比如老张昨天弄丢了刚买的手机,急得在小区里来回转圈,一边跺脚一边拍胸口,嘴里还念叨:“哎哟我这记性,真是活该倒霉!”你瞅瞅,这不就是典型的“顿脚捶胸”么?
等等,为啥非得用“捶胸”这种动作啊?嘿,这其实是古人表达情绪的放大版!就像咱们现在说“气到炸裂”一样,古人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传递强烈情感。比如《水浒传》里李逵听说兄弟被欺负,当场就表演了个“原地蹦三尺+双手捶胸”的愤怒套餐,隔着书页都能感受到那股子火气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谁还真的会在大街上捶胸顿足啊?这个成语更多是用在比喻层面啦。举个栗子,小明考前突击复习结果还是挂科,在宿舍里捶着桌子哀嚎:“我这一个月白熬夜了!”这时候舍友就会调侃:“行啦行啦,别整这出顿脚捶胸的戏码了,下次记得提前复习嘛。”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点——你们发现没?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!比起单纯说“后悔”,用“顿脚捶胸”能瞬间让人脑补出动作和声音。就像上周王阿姨在菜市场跟人砍价失败,边走边念叨:“亏了亏了,早知道多还两块钱!”那手舞足蹈的样子,活脱脱现实版成语教学。
最后插句个人看法,这种带动作描写的成语其实特别实用。不过得注意使用场合哈,要是真在重要场合捶胸顿足的,别人可能以为你在演话剧呢。记住啦,语言生动也要讲究分寸,就像吃辣椒酱——适量提味,过量可就要闹肚子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