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ùn dào zhě chāng,nì dé zhě wáng
成语解释: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。同“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”。
成语出处:晋·司马彪《战略》:“古人有言‘顺道者昌,逆德者亡’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世等
繁体字形:順道者昌,逆惪者亡
英文翻译:Those who follow the way will prosper, while those who violate the morality will perish
顺:1.向着同一个方向(跟“逆”相对):顺风。顺流而下。2.依着自然情势(移动);沿(着):顺大道走。水顺着山沟流。3.使方向一致;使有条理次序:把船顺过来,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。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。4.趁便;顺便:顺手关门。顺嘴说了出来。5.适合;如意:顺心。顺眼。不顺他的意。6.顺利:顺遂。这些年一直很顺。7.依次:顺延。8.顺从:归顺。百依百顺。9.姓。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者: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6.姓。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这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昌:1.兴旺;兴盛:昌盛。昌明。2.正当(dàng);美好:昌言。3.姓。
逆:1.方向相反。与“顺”相对:逆风。逆流。2.抵触;不顺从:逆耳。逆子。3.背叛;背叛者:叛逆。逆产。4.迎接:逆旅(旅馆)。5.事先:逆知。逆料。
德:1.道德,品行;特指好的品行:德育。美德。德才兼备。2.心意;志向:同心同德。离心离德。3.恩惠;好处:感恩戴德。4.德国的简称。
者: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6.姓。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这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亡:[wáng]1.逃:逃亡。流亡。2.失去:亡佚。亡羊补牢。3.死:伤亡。死亡。4.灭:灭亡。亡国奴。救亡。兴亡。[wú]古同“无”,没有。
“顺道者昌,逆德者亡”这八个字听起来有点玄乎,但用大白话解释,其实就是说:跟着规律走,日子会越过越好;硬要对着干,迟早得翻车。举个例子,小明开了一家早餐店,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备货,坚持用新鲜食材,价格公道。结果呢?回头客越来越多,生意红火。隔壁老王的店却总用过期材料,偷工减料,没过半年就关门大吉。你看,这就是“顺道”和“逆德”最直接的对比。
问题来了:到底什么是“道”和“德”?这里的“道”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,比如诚信经营、尊重他人;“德”则是具体的行为准则,比如不坑蒙拐骗、不损人利己。就像种庄稼要顺应四季,做人做事也得顺着这些基本规则。
再举个企业案例。某科技公司埋头研发十年,终于攻克芯片技术难关,股价翻了三倍;另一家搞金融诈骗的P2P平台,虽然短期圈钱快,最后老板却锒铛入狱。这说明什么?问题又来了:为什么逆德的行为注定失败?因为违背道德就像盖楼不打地基,表面光鲜却撑不久。社会的信任链条一旦断裂,再大的泡沫都会破灭。
个人观点插一句:现在有些网红为了流量无底线炒作,看似火爆,实则消耗公众信任。反观那些认真做科普、踏实拍好内容的创作者,反而能穿越流量周期,活得长久。这背后不就是“顺道者昌”的现代版演绎吗?
历史故事里也藏着答案。唐太宗广开言路、轻徭薄赋,开创贞观之治;商纣王酒池肉林、残害忠良,最终鹿台自焚。用今天的话说,前者“版本更新”跟上了时代需求,后者却活脱脱把自己玩成了“系统bug”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你身边有没有“顺道者”默默成长、“逆德者”突然崩盘的故事?试着用这个成语的视角去观察,或许会发现很多现象早就有迹可循。毕竟太阳底下无新事,规律这东西,从来都是明码标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