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ùn
  • zhě
  • chāng
  • zhě
  • wá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ùn dé zhě chāng,nì dé zhě wáng

成语解释: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臣闻‘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’,‘兵山无名,事故不成’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世等

繁体字形:順惪者昌,逆惪者亡

英文翻译:Those who follow virtue will prosper, while those who oppose virtue will perish

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的意思

顺:1.向着同一个方向(跟“逆”相对):顺风。顺流而下。2.依着自然情势(移动);沿(着):顺大道走。水顺着山沟流。3.使方向一致;使有条理次序:把船顺过来,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。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。4.趁便;顺便:顺手关门。顺嘴说了出来。5.适合;如意:顺心。顺眼。不顺他的意。6.顺利:顺遂。这些年一直很顺。7.依次:顺延。8.顺从:归顺。百依百顺。9.姓。

德:1.道德,品行;特指好的品行:德育。美德。德才兼备。2.心意;志向:同心同德。离心离德。3.恩惠;好处:感恩戴德。4.德国的简称。

者: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6.姓。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
昌:1.兴旺;兴盛:昌盛。昌明。2.正当(dàng);美好:昌言。3.姓。

逆:1.方向相反。与“顺”相对:逆风。逆流。2.抵触;不顺从:逆耳。逆子。3.背叛;背叛者:叛逆。逆产。4.迎接:逆旅(旅馆)。5.事先:逆知。逆料。

德:1.道德,品行;特指好的品行:德育。美德。德才兼备。2.心意;志向:同心同德。离心离德。3.恩惠;好处:感恩戴德。4.德国的简称。

者: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6.姓。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
亡:[wáng]1.逃:逃亡。流亡。2.失去:亡佚。亡羊补牢。3.死:伤亡。死亡。4.灭:灭亡。亡国奴。救亡。兴亡。[wú]古同“”,没有。

成语评论

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背后藏着一条简单的生活逻辑:跟着正确的方向走,结果不会太差;硬要对着干,可能摔跟头。举个历史例子——商纣王暴虐无道,周武王推行仁政,结果商朝覆灭,周朝崛起。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:“德”到底是什么?是道德还是规律?其实这里的“德”更像一种自然法则,比如尊重他人、顺应趋势,而不是单纯指个人品行。

再看现代职场。小张总是抢同事功劳,部门里怨声载道,最后被团队孤立;而小李主动分享资源,帮新人解决问题,半年后成了项目组长。为什么能力相当的人结局不同?因为职场中的“德”往往体现在协作意识和长期价值创造上,违背规则的人哪怕短期得利,终究会失去支持。

有人觉得这个道理太“老派”,不如现实利益实在。但举个例子:某网红靠造假数据一夜爆红,三个月后口碑崩盘;另一个博主坚持原创,慢慢积累忠实粉丝。流量时代还需要“顺德”吗?当然需要,只不过“德”的形式变了——真诚的内容产出、尊重用户需求,就是新时代的生存法则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深刻的启示在于:“德”不是束缚,而是帮助我们减少试错成本的指南针。就像开车时遵守交通规则,看似限制了速度,实则保护了所有人的安全。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选择困难时,不妨先想想:这个决定是否符合基本的社会共识?是否在创造正向价值?

最后留个思考题:如果某个传统意义上的“缺德”行为突然被社会广泛接受,比如十年前随地扔垃圾,现在却变成全民环保,“德”的标准会变吗?答案是肯定的,但核心始终未变——顺应多数人认可的、对整体有利的准则,永远是立足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