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án shòu tōu xiāng
成语解释:晋韩寿美姿容,贾充辟为司空掾。充少女午见而悦之,使侍婢潜修音问,及期往宿,家中莫知,并盗西域异香赠寿。充僚属闻寿有奇香,告于充。充乃考问女之左右,具以状对。充秘其事,遂以女妻寿。见《晋书·贾谧传》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惑溺》。后因以“韩寿偷香”为男女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贾谧传》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惑弱》载:晋韩寿美姿容,贾充辟为司空掾。充少女午见而悦之,使侍婢潜修音问,及期往宿,家中莫知,并盗西域异香赠寿。充僚属闻寿有奇香,告于充。充乃考问女之左右,具以状对。充秘其事,遂以女妻寿。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男女私通
繁体字形:韓壽婾香
英文翻译:Han shoushixiang
韩:1.周朝国名,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。2.姓。
寿:1.活得岁数大;长命:福寿。人寿年丰。2.年岁;生命:长寿。寿命。3.寿辰:做寿。寿面。4.祝人寿辰。5.婉辞,生前预备的;装殓死人的:寿材。寿衣。6.姓。
偷:1.暗中拿别人财物:偷窃。2.瞒着人:偷听。3.苟且;敷衍:偷生。偷安。4.抽出(时间):忙里偷闲。偷空(kòng)儿。5.偷东西的人:小偷儿。6.“媮”,另音yú
香:1.(气味)好闻(跟“臭”相对):香水。香皂。这花真香。2.食物味道好:饭很香。3.吃东西胃口好:这两天吃饭不香。4.睡得踏实:睡得正香呢。5.受欢迎;被看重:吃香。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。6.香料:檀香。沉香。龙涎香。7.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,燃烧时,发出好闻的气味,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,有的加上药物,可以熏蚊子:线香。蚊香。烧一炷香。8.亲吻:香面孔。9.姓。
“韩寿偷香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个浪漫故事,但你知道它背后的深意吗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公司里的小张和小李明明互相有好感,却总是借着讨论项目的名义私下约会,同事们都笑称他俩是“现代版韩寿偷香”。这种用暗喻形容暧昧关系的方式,既保留了面子,又增添了趣味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用“偷香”这种说法?其实这和成语出处有关。西晋美男子韩寿翻墙私会贾午时,衣服沾染了贾家特制的西域香料,这才被女方父亲发现私情。这里的“香”既是实指香料,也暗喻着难以掩饰的情感痕迹。就像现在情侣不小心在领口留下口红印,总会被眼尖的朋友识破。
换个场景看这个成语:中学生小明偷偷把情书夹在课本里传给小红,却被班主任截获。同学们起哄说这是“教室版韩寿偷香”。这个例子说明,成语的现代演绎往往弱化了原典故中的越矩成分,更多用来调侃年轻人青涩的恋爱方式。我个人觉得,这种文化演变恰恰反映出社会对情感的包容度在提升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感情场景。比如某创业团队避开竞争对手,悄悄研发新产品,投资人就夸他们“这招韩寿偷香用得妙”。这里将“偷香”转化为商业策略的创新,既保留了神秘感,又突出了行动的隐蔽性。可见成语的生命力,在于后人不断赋予新的解读角度。
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,“韩寿偷香”早已突破原本的男女私情框架。它提醒我们:任何想要隐藏的事物,总会留下蛛丝马迹。就像现在网络时代的“浏览记录”和“消息撤回”,数字痕迹可比古代的香料更难消除。或许这正是这个成语历经千年仍不过时的原因——它戳中了人性中那份既想保留秘密,又渴望被理解的矛盾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