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ùn
  • shì
  • mè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ùn shì wú mèn

成语解释: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。

成语出处:《易·乾》:“不成乎名,遁世无闷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逃遁避世,虽逢无道,心无所闷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处世

繁体字形:遯丗無悶

英文翻译:leave the world without regret

遁世无闷的意思

遁:1.逃避;逃走:逃遁。宵遁。2.隐藏;消失:隐遁。遁迹。

世:1.时代:近世。当世。2.人的一生:一生一世。3.一代传一代的:世医。世交。4.指有世交关系的:世叔。5.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:第十五世孙。6.世界;社会:举世无双。公之于世。7.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。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闷:[mèn]密闭;不透气:闷葫芦。闷子车。[mēn]1.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:闷热。打开窗户吧,房里太闷了。2.使不透气:茶刚泡上,闷一会儿再喝。3.不吭声;不声张:闷头儿。闷声不响。4.声音不响亮:他说话闷声闷气的。5.在屋里呆着,不到外面去:他整天闷在家里看书。

成语评论

哎,说到“遁世无闷”这个成语,有些小伙伴可能觉得它离现代生活十万八千里吧?其实不然!举个例子:老张退休后搬到乡下种菜养鸡,邻居说他“躲清闲”,他却乐呵呵回一句:“我这叫遁世无闷,图个心里敞亮!”你瞧,这词儿用在这儿是不是特贴切?

等等,有人可能要问了:“这不就是逃避现实吗?”嘿,可别急着下结论!比如小李辞职开咖啡馆,每天研究拉花和手冲,朋友说他“佛系”,他却说:“我这是主动选择遁世无闷,在喜欢的事情里找自在。”你看,重点不在“躲”,而在“主动选择”——就像吃火锅时专门挑毛肚涮,图的就是那股子爽脆劲儿!

话说回来,咱真能做到完全脱离社会吗?举个反例:王姐天天宅家追剧点外卖,嘴上说“遁世无闷”,结果半夜三点发朋友圈抱怨孤独。这说明啥?真正的遁世无闷得心里先有片自留地,像给手机装个备用电池,外界再怎么折腾,自己那套“充电系统”可不能掉链子。
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现在年轻人流行“周末断网露营”。这不就是现代版遁世无闷吗?周五下班钻进帐篷,周天带着满身草屑回城,嘿,这波操作简直像给生活按了暂停键。要我说啊,关键不是躲得多远,而是能不能像切换手机模式那样,在“飞行模式”和“5G冲浪”间自由切换。

偷偷告诉你们,我认识个程序员小哥,每年抽一个月去寺庙做义工。问他为啥,他挠头笑:“就像代码写久了要debug,人活着也得定期清理缓存嘛!”这话糙理不糙,遁世无闷说到底,不就是给自己的人生程序装个“防卡顿补丁”?要我说啊,能在喧嚣里守住内心Wi-Fi信号满格的人,那才是真·生活高手。

所以啊,下次看到有人选择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生活方式,先别急着贴标签。就像吃臭豆腐有人捂鼻子有人流口水,遁世无闷这事儿吧,重点从来不是形式,而是那颗能把自己活成“免打扰模式”却依然热气腾腾的心。或许这就是生活的小确幸吧!

遁世无闷的造句

  1. 造句 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;遁世无闷,不见是而无闷;乐则行之,忧则违之,确乎其不可拔。
  2. 造句 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遁世无闷,不见是而无闷。
  3. 造句 他自称为“遁园”,取名于《易经》中“遁世无闷”之句。
  4. 造句 是所谓“遁世无闷,不见是而无闷”者也。
  5. 造句 人生只有八角米,走遍天下不满升,吾自结发以来,三年叫案,而小考尚难,岂望月桂之高攀,广坐街杯,遁世无闷,且作岩穴之隐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