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ǔ shì wú lún
成语解释:举:全,皆;举世:全世界;伦:类,同类。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。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
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画竹歌序》:“协律郎萧悦善画竹,举世无伦,萧亦甚自秘重,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
繁体字形:舉丗無倫
英文翻译: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in the world
举:1.往上托;往上伸:举重。举手。高举着红旗。2.举动:义举。壮举。一举一动。一举两得。3.兴起;起:举义。举兵。举火。4.生(孩子):举一男。5.推选;选举:推举。举代表。公举他做学习组长。6.举人的简称:中举。武举。7.提出:列举。举一反三。举个例子。8.全:举座(所有在座的人)。举国。举世。9.姓。
世:1.时代:近世。当世。2.人的一生:一生一世。3.一代传一代的:世医。世交。4.指有世交关系的:世叔。5.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:第十五世孙。6.世界;社会:举世无双。公之于世。7.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。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伦:1.人伦:伦常。伦理。五伦。天伦。2.条理;次序:伦次。3.同类;同等:不伦不类。比拟不伦。英勇绝伦。4.姓。
“举世无伦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气势恢宏,但具体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某样事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找不到能与之匹敌的,比如“这座古建筑的雕刻技艺举世无伦”。但要注意,这种表达带有夸张色彩,使用时要结合具体语境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成语和‘独一无二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都强调独特性,但“举世无伦”更侧重全球范围的比较维度。比如在描述敦煌莫高窟壁画时,可以说:“历经千年风沙的壁画依然色彩斑斓,其保存技术之精妙举世无伦。”这里既点明了世界级价值,又传递了文化自豪感。
现代生活中也能找到鲜活的例子。最近某科技公司推出的折叠屏手机,在耐用性测试中连续折叠20万次无故障,有媒体评价:“这种工业设计水准堪称举世无伦”。不过个人认为,这类评价需要谨慎——毕竟技术日新月异,今天的“无伦”可能成为明天的标配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赞美非凡成就。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杨贵妃容貌时写道: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”,虽未直接使用成语,但传递的正是这种举世无双的意境。现代人写推荐信时,若说某学者“在量子物理领域的造诣举世无伦”,既显文采又不失力度。
需要警惕的是,过度使用这类绝对化表达可能削弱说服力。曾见某美食博主形容街边小吃“味道举世无伦”,结果读者试吃后大失所望。这提醒我们:语言的力量在于精准,而非单纯追求华丽。当真实价值配得上赞美时,“举世无伦”才能成为点睛之笔。
关于这个成语的运用场景,有个人的观察:在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特别贴切。比如福建土楼的营造技艺,既包含古代建筑智慧,又承载家族文化记忆,用“举世无伦”来形容其文化价值,远比简单说“很重要”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。语言的选择,本质上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与尊重。
最后想分享一个实用建议:下次想要赞美某事物时,不妨先自问“它是否真的在特定维度上达到世界顶尖水平?”确认这点后,用“举世无伦”来强化表达效果,既能避免夸大其词,又能让赞美更具说服力。毕竟,真实的力量永远是最动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