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ào
  • liáng
  • jiè
  • zéi
  • bī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 dào liáng,jiè zéi bīng

成语解释:赍:以物送人;兵:兵器,武器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

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非其人而教之,赍盗粮,借贼兵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赍盗粮,借贼兵

英文翻译:Steal food, borrow soldiers

赍盗粮,借贼兵的意思

赍:1.怀着:赍志而没(mò)(志未遂而死去)。2.把东西送给别人。

盗:1.偷窃:盗取。2.抢劫财物的人:强盗。海盗。

粮:1.粮食:杂粮。口粮。粮仓。2.作为农业税的粮食:钱粮。公粮。完粮。3.姓。

借:1.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;借进:向他借书。跟人借钱。把笔借给我用一下。2.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;借出:借书给他。借钱给人。3.假托:借故。借端。4.凭借;利用:借助。借手(假手)。5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引进动作、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、事物等:借着灯光看书。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。“藉”

贼:1.偷东西的人。2.做大坏事的人(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):工贼。卖国贼。3.邪的;不正派的:贼心。贼眉鼠眼。贼头贼脑。4.狡猾:老鼠真贼。5.伤害:戕贼。6.很;非常(多用于令人不满意的或不正常的情况):贼冷。贼亮。

兵:1.战士;军队:当兵。兵种。2.军队中的最低等级:上等兵。3.武器:兵工厂。短兵相接。4.关于军事或战争的:兵书。纸上谈兵。

成语评论

赍盗粮,借贼兵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背后的逻辑你可能早就见过。举个例子:小明发现同事偷偷拷贝公司机密文件,却因为怕得罪人选择沉默,结果公司被竞争对手搞垮了——这不就是给小偷递钥匙,帮坏人磨刀吗?

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? 核心问题在于“帮助行为”与“后果错位”。就像给流浪猫喂食本是善意,但如果把食物撒在高速公路中间,反而可能害死小动物。善意的举动若缺乏判断力,可能变成害人害己的推手。

现代生活中这种陷阱更隐蔽了。比如网红推荐理财课程,粉丝盲目跟风投资却血本无归。表面看是分享知识,实则可能成为诈骗链条的一环。我有个做风投的朋友常说:“钱流向哪里不重要,关键是别让钱变成伤害自己的回旋镖。”

怎么避免成为“赍盗粮”的人? 关键在建立三层过滤网:先看帮助对象是否值得,再查帮助方式是否恰当,最后评估是否存在间接风险。就像疫情期间捐赠物资,有经验的人会直接对接医院仓库,而不是随便交给街边自称志愿者的陌生人。

最近读到个有趣的案例:某开源软件社区设置“反哺机制”,要求使用者必须反馈改进方案。这就像给借出去的兵器装上定位芯片,既保持分享精神,又防止技术被恶意利用。这种智慧平衡,或许正是破解成语困局的现代答案。

帮助本身没有错,就像阳光普照大地。但聪明人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拉上纱帘,既让温暖透进来,又不让灼热伤及无辜。下次伸出援手前,不妨多问自己一句:这份善意,真的朝着对的方向流动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