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è zéi bīng,jī dào liáng
成语解释: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故齐所以大破者,以期伐楚而肥韩,魏也;此所谓借贼兵,赍盗粮者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借賊兵,賫盗糧
英文翻译:Borrow a thief and steal food
借:1.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;借进:向他借书。跟人借钱。把笔借给我用一下。2.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;借出:借书给他。借钱给人。3.假托:借故。借端。4.凭借;利用:借助。借手(假手)。5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引进动作、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、事物等:借着灯光看书。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。“藉”
贼:1.偷东西的人。2.做大坏事的人(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):工贼。卖国贼。3.邪的;不正派的:贼心。贼眉鼠眼。贼头贼脑。4.狡猾:老鼠真贼。5.伤害:戕贼。6.很;非常(多用于令人不满意的或不正常的情况):贼冷。贼亮。
兵:1.战士;军队:当兵。兵种。2.军队中的最低等级:上等兵。3.武器:兵工厂。短兵相接。4.关于军事或战争的:兵书。纸上谈兵。
赍:1.怀着:赍志而没(mò)(志未遂而死去)。2.把东西送给别人。
盗:1.偷窃:盗取。2.抢劫财物的人:强盗。海盗。
粮:1.粮食:杂粮。口粮。粮仓。2.作为农业税的粮食:钱粮。公粮。完粮。3.姓。
“借贼兵,赍盗粮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?举个例子:张三发现邻居家遭小偷,却主动递了把梯子给正在爬墙的贼,还问人家“要不要再带点干粮路上吃?”——这种行为看似荒诞,实则精准诠释了成语内涵:用错误的方式帮助坏人,反而加剧问题。
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至今仍不过时?想象公司里有人偷偷拷贝机密文件,李四明明发现却假装没看见,心想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。这种纵容就像给盗贼发年终奖,结果导致公司核心技术外流。你看,职场中的“老好人”心态,不正是现代版“赍盗粮”吗?
有人会问:“善意帮助他人也有错吗?”关键在于对象的选择。就像2020年某慈善机构误将防疫物资捐给诈骗团伙,反被倒卖给疫区。真正的善意需要智慧护航,否则就像把灭火器交给纵火犯——工具本身无错,但用错了地方就是灾难。
我观察到生活中更隐蔽的情况:朋友找你借身份证注册公司,表面是帮忙,实则为非法经营铺路。这时候的“仗义”就成了法律雷区的导火索。记住,真正的支持应该像GPS导航——既要指明方向,也要设置安全围栏。
这个成语给当代人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?或许该学学聪明的园丁:既会给幼苗浇水,也会及时修剪病枝。当我们面对求助时,不妨先做个“侦探”:对方是真的需要援手,还是在给错误行为找燃料?保持善意的同时守住底线,才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。
下次遇到类似情境,试试“三秒原则”:一辨动机是否正当,二看后果是否可控,三问内心是否安宁。就像面对迷途旅人,我们该递上指南针而非替TA挖陷阱——助人的艺术,永远在分寸之间流转。